(作业一)我与写作的亲密接触
1、与写作的初期亲密接触
谈起写作,我自然要追溯到朦胧的童年时期。我生长在一个淳朴的小村落,念的是那种两个年级同堂的小学,能读的课外书寥寥无几。四年级时,姑姑送我一本《安徒生童话》,精美的插图让我着迷,闲暇时我总会痴痴地念上几页。时间长了,我就忍不住画一画王子公主,编上个故事让同伴读,还梦想长大也写一本童话书。这就是我的写作萌芽了。
到了初中,我肩上的课业加重,时间被老师上了发条,只有周末才能读书遐想片刻。读到汪曾祺的《受戒》,我被其中质朴生动的文字感动了,眼前不断浮现出一帧帧明丽的水彩画面,耳边回响着懵懂少年的欢快笑声,觉得故事里的生活真美好。于是我买了带锁的笔记本,开始悄悄记录起伏的心事。
高二时候,为了缓解学业压力,班上有个传统,不论谁带来课外书,总要从后往前传看一遍。沉静寡言的我,被这种"野路子”提起了兴致。我对传到手的书,从来不挑肥瘦,每本必读,兴味所至还写几首新诗,追着同桌拜读我的"大作”。
回顾这些写作经历,我只是做了些不成熟的尝试,无意中生发,随意涂抹,并没有能摆得上台面的文作,所以我称之为,与写作的初期亲密接触。
2、与写作的深入亲密接触
在大学毕业的第十一个年头,我经历了突然的家庭变故,面对枯燥的工作也失去了激情,生活变得索然无味。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我参加了一期网络写作班。刚开始我只是按部就班地听课、做笔记、提交作业,但每次总能看到辅导老师耐心的点评,偶尔还有鼓励和赞赏,这些就像一束束温暖阳光照进我萎靡的内心。此后,我对每节课总会反复听好多遍,仔细总结并记录要点,坚持有针对性地看书、写作业,然后反反复复修改。每当呕心沥血地完成一次作业,我都会感觉畅快淋漓,心满意足。我宛如一个实习的农人,对于用心耕耘过的土地,不管长出怎样的庄稼,都会欣喜无比。由于用心和坚持,我的作业受到主讲老师的赞扬,那晚我平静的心竟澎湃了许久。我对写作的自信与热忱终于苏醒。
这段写作经历使我成长了许多,听课、读书与写作已成为我最忠实的朋友,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崭新的风景,帮我摆脱空虚与忧郁。这是我与写作的深入亲密接触。
3、我对写作的一年规划
前不久,我在千聊听到刘主编的写作课,被他的真诚打动,于是连报了两门课程,基础写作与写作变现。在第一堂写作变现课中,刘主编讲了两个写作人的故事,我当真有些小激动,对于写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艳羡之余,我也开始规划自己的写作之路。首先,专心听完写作变现课,用心写完每次作业。光听不练,等于白干。我的写作目前只限于片段练习,完整的文章练习太少,相当于车了许多零件,还没有完整地组装过一台机器,迫切需要大量的文章练习。其次,我想争取一个儿童写作的机会。授课之初刘主编就提到了儿童写作,我觉得在“大语文”的教育背景下,这将是个很有市场前景的写作机遇。并且,由易而难地练习比较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这是个不错的锻炼就会。听完第三堂课,我就马上搜集了许多有关宇宙的资料,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甚至借来一、二年级的课外读物,试着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初次尝试,我感觉这种儿童的科普文写起来比较有趣,也不很费力,而且我身处小学,多少有些优势。第三,我将利用工作间隙,读完今年购买的写作书籍,继续积累写作素材,采集生活中遇到的好故事,以备不时之需。
今后我将一直与写作为伍,日日都有亲密接触,不断磨炼写作的翅膀,力争到文学的天空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