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开封很多次了,但看菊花展还是第一次。昨天在清明上河园里观赏了菊花,今天到万岁山又是菊花盛宴,两天都是依依不舍地离开。

据了解第十五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与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叠加互动、珠璧交辉;开封全城大街小巷花团锦簇,塑造全城一景、满城菊香。 展览类型多样,有标准展台、插花艺术、百菊赛、塔菊、盆景菊等类别。各大景区内菊花遍布边边角角,各品种菊花集中亮相,几十万盆国内精品菊花与数千种珍稀品种同台竞艳,有七彩菊花,还有一株上嫁接有几种颜色的菊花,全面呈现了中国菊花栽培技艺的顶尖水平。虽然菊花展已接近尾声,但百分之八十的菊花还花开正艳,想要来赏菊的朋友请抓紧时间。

菊花在被现代人赋予更多意思后,似乎已经污名化。明末清初菊花从国内传到国外,因为秋天只有菊花开花,在万圣节被用来祭祀亡灵,传入国内后,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设定。赏菊这项传统活动似乎也就不再那么风靡全国。
但历史上,菊花作为高雅、长寿的象征,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后人赏菊赋诗成为一种时尚。古人为何偏爱菊花?
唐宋时期,赏菊正式成为重阳节俗,宋代菊种培智繁盛。明清时期,更是发展成官方和民间共赏的盛会。

而开封作为宋朝都城汴京,养菊、赏菊、食菊之风更是盛行千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宫廷内外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

小菊花,大产业。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菊花无论是药用、食用,还是观赏,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
在景区内游客不仅可以品鉴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口味的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点、菊花饮料,还能购买到各种精美的菊花文创、菊花服饰、菊花瓷以及品种丰富的菊花保健品、化妆品等。

菊花的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特性中均有深刻体现,菊花多在秋冬百花凋零时绽放,即便面对霜冻严寒,仍能保持生长态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向环境屈服的韧性,成为逆境中坚守本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