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打电话来说,在外面过得不好就回来吧,找个好人踏踏实实地嫁了,我们也能放下那总也操不完的心。
我从小就是怕生的孩子,到一个新环境会很不适应。小时候妈妈送我上小学,每天清晨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学校,然后趁我认真听课的时候悄悄走掉,就这样坚持送了一个月,我才渐渐地习惯和小朋友一起上学放学的生活。上初中选择了县里的中学,那时候感觉好远啊,妈妈隔三差五地坐公交来看我,差不多持续了半个月。有一次她过来的时候我在餐厅吃饭,一个人吃着土豆丝和没有米的白粥,看着饭就想家想的眼睛含着泪,然后她突然就出现了,于是出现的餐厅一景就是,一个女孩手里拿着勺子,张着塞满饭的嘴巴嚎啕大哭,周围的同学好奇地看过来。到高中我以为我不会哭了,因为都在县城我很熟悉了啊,可是我还是很没出息的哭了,这次持续了10天,就是军训的十天。每天早上醒来看着窗户外面,我就会想,哦我不在家;看到日落余晖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你看太阳都回家了。然后每天就像黛玉妹妹一样抹眼泪,只不过人家拿着手绢,我拿着毛巾。这也让我认识到了一点,我哭不是因为距离,是环境。
大学真是命运的安排,我觉得我恋家,报的志愿基本都是省内的,但是最后还是阴差阳错地跑到了外省。我去了山西一个小城市,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这一次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肯定不会再哭了,可我还是在最后分别的时候哭了,幸好,这次我只悲伤了几个小时。我在心里暗暗地骂自己没出息,可是却无可奈何。
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越恋家,命运却推的我离家越远。
其实我是一开始不适应环境,怯怯地不敢上前主动融入。但是只要融入了我就开始大大咧咧什么都能聊,但是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
以前在家吃饭,手里拿着筷子,我妈看到后说,怎么抓筷子抓那么远,以后抓近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说法是,女儿筷子抓的越远,嫁的越远。显然,我的妈妈不希望我远嫁,或者说,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远嫁。
大学毕业,我不想做老师,于是再一次面临要去一个新的城市,又一个陌生的地方的坎。前路迷茫,我像很多的毕业生一样没有方向,到处投简历找面试。社会不像学校,你不适应哭泣的时候有好多小伙伴安慰你,社会里只会有很多人鄙视地看着你,出来就是为了挣钱,哪有人去关心你为什么哭泣。于是,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没有人与你一起支撑的时候,压的你喘不过气。
这时候,只剩下了,我想家。当我们在外面过的不好的时候,脑袋里会一万次地显现着家的字眼。我开始思考我这么大老远地跑过来是为了什么,我不想远嫁,却也不想过早安于平凡。但是如今的现实告诉我,一个女孩想在外面闯出点什么来,简直是太难。
找工作一个星期瘦了六斤,找到新工作上岗的第三天由于心态不适应,身体各个系统开始紊乱。偶尔会试想着我三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身边有没有可以为你遮风挡雨,不再让你漂泊无依的那个人。幻想,无解。
小四曾说,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我不知道有没有,可我能看出来,他们大部分的爱情时间用来了保障生存。
我并不知道我以后会怎样,也许,无解才是最好的答案,磕磕碰碰才能找到方向。所以亲爱的姑娘,尽管去受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