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孩子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了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次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独立自强,方可为王
郭一定
易中天教授曾如此评价中国传统育儿观:“望子成龙、望子成器、望子成才,就是不望子成人。”或许这正是中外观念差异之所在:外国人更希望孩子做一个大写的“人”,而要做好“人”,首先要学会独立,更进一步说:只有学会了独立自强,才能成为生活中的王者。
学会独立,就是学会成长。不少外国大片都有描述青少年克服万难、拯救世界的故事,它们仅仅是杜撰吗?事实上,它们从某个角度上反映出外国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之强。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自传体小说《在路上》中描述了自己十八岁时搭车横穿美国的故事,试问有多少中国孩子敢于做这样的事?即使有孩子大胆到敢于想一想这种事,或许也会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殊不知,在青少年成长的阶段,不给予孩子培养独立能力的机会,而只是让他一味依赖他人,最终只会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体制下的奴仆,浑浑噩噩地做了“沉默的大多数”。唯有让子女学会独立自强,他们才能真正成长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
独立自强,更是成功之路上的一块垫脚石。雨果说:“我宁愿靠我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西方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了著名人士成功经验的影响,这些成功了的人们,他们深知要成功只有靠自己,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扎克伯格宣布财产不留给子女;才会看到洛克菲勒的儿子们靠自己之力闯荡;才会看到小地产商之子特朗普缔造自己的奇迹。反观中国,不少富二代,在溺爱之下只知“炫富”、坐吃山空,甚至落得锒铛入狱。成与败,其实正在父母的一念之间,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还是让孩子荫庇在羽翼之下?不少中国父母选择了后者。于是外国青年才俊井喷,而我们仍是我们,离成功依旧遥远。
独立与依赖的形成,只在父母的言行之中。材料中中国父母这时候扶起了摔倒的孩子,或许孩子便从此知道:我摔倒了,爸妈会来扶。等孩子长大了遇到困难,便只会等待爸妈来“扶”了。中国式溺爱,正不断地加剧着这种情况,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空会知识、不会独立解决问题的“畸形儿”。空有这种“人才”,中国如何自强?!培养独立自强精神,必须由父母带头、从娃娃抓起。
中国的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谨记:依赖他人绝不是成才之道,唯有让孩子独立自强,才能在社会上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