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只要爸爸妈妈从外地回家,爷爷就备一大桌好吃的饭菜。即使深夜,也会不睡觉熬着粥备着小菜在客厅坐着等着他们回来,还要等他们洗澡吃饭收拾好了,自己才会去睡觉;
长大了,仍旧没去想过,为什么妈妈要在知道爸爸回来后,把香肠腊肉给洗好,一大早去买菜,忙活一整天,等到爸爸回家。有时候误点,有时候深夜没车,妈妈都会出门四处找私家车去接爸爸。总觉得应该像爸爸说的一样,没必要跑一趟,他自己可以解决;不用等他他自己会回来。但每次,妈妈都充耳不闻,会等到夜深人静,电视机都收不到频道了,听到门锁的动静,昏昏欲睡的人立马向门口望去。
风尘仆仆,舟车劳顿。不觉辛苦,因为有家,有人有牵挂。
去年寒假,爸爸妈妈比我晚到家,早早地把床铺好。妈妈让我瞅着时间把粥煮好去睡就可以了,凌晨一点,我开始熬粥;凌晨两点,我坐在沙发上耳朵听着门的动静;凌晨三点,他们终于回来了,给她们拿毛巾找拖鞋。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们,你们的床我给垫了多少床被子……
彼时,我还是没想过,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只是潜意识觉得这是一种生活仪式感。
今天,弟弟从深圳回来。瞅着下午到家,我赶紧把房间收拾了床铺好绿豆稀饭煮好,把菜备好,等着他回来就可以下锅他可以吃。忙活了一阵,看到微信上他发来信息,说他在外面吃酸辣粉(因为我比较喜欢吃酸辣粉,所以吃酸辣粉他总会@我一下)。顿时心里有很强的失落感。突然想起中央一台的广告,过年的时候老妈妈准备了一桌子年夜饭,结果儿女打个电话说今年不回来了……感觉自己也成了那个老妈妈……
知道他不回来吃饭了,我把早上的剩饭用来炒了个蛋炒饭,草草吃了了事。把蛋炒饭拍给他,他说我生活没有仪式感。
哈哈,一个人的生活,哪来那么多仪式感,不发朋友圈不自拍不出门,连头都不想洗。为悦己者容,为了给你汇报我的生活状态才发朋友圈,因为有牵挂才有仪式感。
渐渐地,好像体会到以前爷爷和妈妈的那种必备必等的感觉了。因为,家里没人还好,自己回家就没有什么期待,而家里有人,自己回家连口热饭都没有,着实有种不受重视,不得关心,没有家的感觉。
渐渐地,也知道了为什么高三的时候每周学校补课我不回家,妈妈也想要给我送饭了,回家才发现,桌上就清粥咸菜。妈妈说,你不在家,我随便吃吃就好了。冰箱里有前两天买的水果,你自己去拿。
渐渐地,仿佛感觉自己长大了,以前回家都不愿告诉家人,生怕他们为自己忙活,现在才知道忙活也是一种幸福。
一佳肴一牵挂,我为你备好酒宴,你只管御风而来。
家,往往是冬有暖被夏有凉的心灵港湾。
唔……这小破孩儿怎么还没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