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校准理想信念"指南针",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勾勒为民服务"工笔画",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锻造担当作为"金刚钻"。这既是时代赋予的考卷,更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基因密码"。
以"真理之光"淬炼"信念之火" 筑牢思想根基的"奠基石"。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一盏煤油灯照亮了《矛盾论》《实践论》的诞生,也点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火炬。新时代党员干部当如饥似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懂弄通做实"中架起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桥梁。要像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治理"三害"时那样,把《毛泽东选集》卷边泛黄的书页化作攻坚克难的"锦囊妙计",让真理的甘露浸润心田。当前,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需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深研细悟,在"两个确立"中把准政治方向,在"两个维护"中锤炼政治忠诚。正如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时所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种用生命浇灌的理想之花,正是共产党人最鲜亮的精神底色。
以"为民之情"厚植"公仆之德" 绘就初心使命的"工笔画"。在太行山深处,李保国教授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用科技把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用生命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为民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的为民意识,把"人民至上"镌刻在灵魂深处。要像黄文秀同志那样,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用青春热血浇灌百坭村的致富花;要如王继才夫妇三十二年守岛卫国,在开山岛的方寸之间书写"家国情怀"。当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改革攻坚最前沿,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正如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份穿越时空的为民初心,永远是共产党人最动人的精神图谱。
以"革新之勇"锻造"担当之刃" 奏响砥砺奋进的"进行曲"。在深圳前海石公园,镌刻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巨石见证着特区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蜕变。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改革深水区勇当"探路者"。要像航天人追逐"星辰大海"那样,在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大国工程中彰显"中国精度";要如抗疫先锋白衣执甲,在"红区"方舱书写"生命至上"的答卷。当前,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的考验,更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除积弊。恰如古人所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种永不停歇的自我革新,正是共产党人永葆青春的"不老秘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熔铸信仰中校准人生坐标,在砥砺初心中擦亮政治本色,在担当作为中书写时代答卷。如此,方能不负"共产党员"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哈拉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