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任何疾病都有康复的方法。但生活中所见,有的疾病特别难以康复。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往往认为,之所以疾病难以康复,缘于我们没有积极养生,比如,没有调节饮食、起居,没有多多运动,甚至没有调畅自己的情绪,等等。的确,这是导致疾病不能康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我们的内心是否真正放下了。
今时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医学亦越来越高级,由此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但是,存在的弊端是,我们对于医疗的依赖感越来越强,我们越来越愿意把自己至贵至重的生命与健康托付给医疗。结果就是,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期望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都愿意心向外求,都希望能得到他人或医疗的帮助。在家庭和社会中,我们都对自己的期待越来越少,对他人的期待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被当成专家的人。
所有病人都希望能早日康复,这是人之常情。若病人只是希望能找到明医,从而找到某种神奇的疗法来化解疾病,那么,这样的愿望往往得不到满足。却不知道,生命与健康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而不是医疗,更不是所谓的高科技。
今时为什么多种慢性疾病越来越高发?或许我们会找到很多的理由,但我认为,最关键的理由是,我们不再相信自己,我们的内心过多地外求,以至于我们迷失了。生命以心为本,心既然迷失了,身也就迷失了。
进一步说,放弃了个人责任,导致我们患病了。现在全社会都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都在承受着缺乏个人责任的后果,集中表现在慢性疾病的高发上。
今时我们都愿意向专家和科学寻求帮助,比如,新的药物、新的饮食、新的设备、新的科技、新的产品、新的立法……我的观点是,这些并不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健康,只会让我们更迷茫,更容易失去健康。
我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有的病人因为患病而痛苦,但他的内心其实是愿意处于这样的痛苦之中的,因为这样他就能够享受到他人的关注、帮助、同情,他陷入了这样的心理感受之中,以至于疾病持久难愈。
怎么办?当然是找回内心。我的建议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学习其中关于心向内求的智慧。当患了某种疾病时,不要过度依赖医疗,而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原因。进而让内心保持恬淡、精神内守,如此才是最终极的治病之法。而且,如果能用此法来治病,我相信,所有这些流行的慢性疾病都将可获得康复。
康复的真正途径在于自我反省。如何自我反省呢?我的观点是,不是要责怪他人或社会,而是要自我觉察,自我忏悔,自我改过。简单来说,就是多找自己的毛病,多看他人的好处。“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唯有内求才是解决所有困难(包括疾病)的最佳方案。
比如,如果患了癌症,那么就要自我反省,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患了癌症?不要找环境、社会或他人的原因,而要找自身的原因。比如,可能是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的状态,或者自己长期有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或者自己总是处于消沉沮丧之中,等等。找到原因,就要改变。若能痛下决心来改过,那么,疾病会迅速向愈。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负责,我们每个人都要自我反省,不管已经生病,或者暂时健康。
这里我要专门强调一点的是,我们不是为了治愈疾病而自我反省,而是学习欣赏生命。我的意思是,不妨把专注的焦点从身为一个病人转变为对生命的兴趣。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即使疾病未能获得完全的康复,但至少,他们的生命品质提升了,他们活得更从容,更自然,更愉悦,更有质量,而且,他们对生命感到更有活力了。
有人问我,应该如何治愈癌症?我的观点是,不妨试试专注于生命,放松身心,享受生命。这样做的好处是,心神安和了。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心神安和,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安和。于是癌症不治而自愈了。
一定要专注于当下,当下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当下是我们身心的全部,如果每个当下都能放松身心,疾病自然会渐趋于康复。简单来说,就是顺应自己的感觉,守住自己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也是心向内求的方法。
有人会说,你这是宣传迷信,是不科学的。我却认为,生命非常复杂,科学还远远不能了解生命。与其依赖科学而绝望,何如回归自我,心向内求呢?从中医来分析,我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股强大的生命活力,只要内求,只要能“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能把这股生命活力释放出来,其力量将是翻天覆地的,完全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的绝症!
相信自己,心向内求,这应该是解决当前所有慢性疾病的唯一钥匙。舍此而依赖医疗或科技,都是外求,也是妄求,结果只能是越求越痛苦,越求越失败。事实已经证明,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性疾病却变得越来越高发了。显然,科技不懂生命,或者说,当前的科技还远远未能从根本上掌握生命的真谛。若患病时盲目依赖科技,可能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