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做大健康!就做这2个赛道
我劝你别再盯着卖保健品了,大健康真正赚钱的是另外两条路。
你好,我是帆哥。
前两天一个做了5年保健品代理的朋友跟我哭诉,说今年销量直线下降,竞争太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我直接告诉她:你走错路了。
现在的大健康市场,卖产品已经是最笨的方式。聪明人都在做这两件事。
第一条路:前端做"未病预防"
什么叫未病?说白了就是那些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但跑医院检查又没啥毛病的人。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去年连续加班三个月,天天觉得累得不行,跑了好几家医院,各种检查都做了,结果医生说就是亚健康。
这种状态下,我特别愿意为任何能让我感觉更好的服务买单。哪怕贵一点也无所谓。
市场有多大?中国有7亿亚健康人群。
你想想,假如你是一个上班族,工作压力大,天天失眠,你会选择:
花300块在网上买一堆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保健品?
还是花1000块找个专业的健康管理师,给你量身定制一套调理方案?
我敢说,大部分人都选后者。为啥?因为服务比产品更有说服力。
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个方向。不卖任何产品,只做健康咨询和方案定制。一个客户收费3000-8000元,复购率超过60%。
关键是,这样做完全不用担心医疗资质的问题。你不是在治病,你是在做预防和健康管理。所以从卖产品替换到卖专业方案附带产品是第一种出路。
第二条路:后端做"康复服务"
什么意思?就是专门服务那些从医院出来,需要后续康复的人群。
我身边就有个真实例子。朋友做完胆囊手术,医院就说回家好好休养就行了。但具体怎么养?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做什么运动?医院根本不会详细告诉你。
这就是巨大的机会。
假如你是一个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家属,你最焦虑什么?不是治疗问题(医院已经解决了),而是如何让病人更好更快地恢复。
康复服务市场现在还很空白,但需求巨大。据统计,中国每年有4000万人需要专业康复服务。
我认识一个做产后康复的朋友,专门服务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她不是医生,就是专门学了产后康复的知识和技能。现在一年营收200万。
为什么这两个方向这么赚钱?
第一,不和医院抢生意。 医院负责治病,你负责预防和康复,完美错开竞争,谁也不得罪谁。
第二,客户付费意愿特别强。 有意思的是,亚健康的人比真正有病的人更愿意花钱。为啥?因为他们有钱有时间,而且特别焦虑。
第三,天然适合做私域。 这些客户需要长期跟踪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做私域变现特别容易。
但你千万要避开这些坑:
别想着做万能专家,一定要选一个细分领域深扎下去。我就专门做职场人群的健康管理,不碰老人和小孩。术业有专攻。
别一上来就想做大而全的平台。先从服务开始,一步步积累口碑和经验。
最重要的是,永远记住你是在做服务,不是在做医疗。 这个界限一定要分清楚。
说到底,大健康行业的钱,从来不在产品上,而在解决焦虑上。
现在的人最大的焦虑是什么?不是没钱治病,而是怕生病。特别是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年人,最怕的就是身体出问题。
你如果能帮助他们管理这种焦虑,让他们感觉更安心,钱自然就来了。
但有个前提,你要先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建立起来。这个行业,专业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不要想着靠忽悠赚快钱,那样做不长久。真正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必须要有真本事。
最后说一句,大健康这个赛道确实很有前景,但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如果你真的想进入这个行业,建议先从学习开始,把基础打牢,然后选准一个方向深耕。
记住,做生意最怕的就是看到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