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治青少年犯罪行为

随着网上色情网站的泛滥,随便点开一个链接,都有可能弹出不堪入目的网页来,有的甚至删都删不掉,粘有病毒。在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大环境下,想要青少年学好,简直比登天还难。

有些青少年犯罪,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看管他们,从而导致他们走上了犯罪的边缘。而有的则是,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严加控制,什么都要孩子言听计从,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黑龙江肇东市 ,一个16岁的女孩,为了威胁爸爸要5万元,用很多绳子将自己的母亲紧紧地绑在椅子上 ,不给吃,不给喝 ,最后让母亲活活饿死 。

女孩从小在父亲霸道、专制教育下 ,乖巧听话。然而初三毕业后,却认识了一些朋友,开始晚归,后来常常不回家 。

父母开始跟踪女孩,去女孩朋友家闹。父母的蛮横行为 ,令学校的同学都不愿意再跟她交往 ,女孩从此与父母之间有了矛盾。

后来高一时,女孩认识了一个38岁的女人 ,经常跟这个女人在一起 ,早出晚归 ,并且什么都听这个女人的,完全不信任父母 。

父母觉得这个女人来历不明,怕女孩受到伤害,就禁止女孩与她见面 。女孩反抗,就离家出走 。

无奈父母将女孩强制送去封闭式教育机构,让别人教育。

女孩想尽办法逃出去,最后父母妥协 ,与女儿长谈,共同约定女儿听话 ,父母也尽量不霸道,专制 。

不久,女孩又开始跟38岁女人来往 ,父母极力阻止,又引发矛盾 。

女孩想上体校,希望父母一次性拿齐18岁前的零用钱 ,要求父母 一次性给她5万元 。父母拒绝,父母说愿意帮女孩联系体校,但女孩不信任父母,觉得父母在敷衍自己,矛盾又再次升级 。

父母不堪女孩折腾,选择搬出去住 ,留女孩独自在家生活 。

母亲心疼女儿,回家照顾女孩,女孩再次将母亲囚禁,用很多绳子将母亲紧紧绑在椅子上,威胁父亲要5万元 。

当父亲转给她35000元之后,来到家门口,要求放人时, 她因为害怕而不敢放人 ,而此时母亲被她捆绑了几天,不给吃,不给喝,最后活活饿死了。

父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 让孩子服从自己的一切决定 ,控制她的交友,学习、消费等等 ,处处干涉 。这样的行为只会引来一种结果:反抗 。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 。

作者认为,罪犯的心理就是对别人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有有限的合作能力。

比方说,女孩对父母的事不感兴趣,她只想着自己要上体校,如果父母不同意 ,她就要做出过激的行为 。

所以,找出女孩在儿童时期到底是什么妨碍了她能力的提升 ,这也是矫治其犯罪行为的一个方法。

寻根溯源 ,我们要找出女孩心理变化的根源 ,从这方面下手,去阻止其实施犯罪 。

女孩不是不愿意与人合作吗?我们就要找出她不愿意与人合作的原因 ,并对症下药,让她心甘情愿的与人合作,这也是阻止其犯罪最有效的途径。

或者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让她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也能避免个人走入犯罪的道路。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打着“爱的名义”实施控制,占有,甚至胁迫孩子,那不是爱,只是在毁灭孩子。所以劝告天下,有这些问题的父母要反省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