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保持头脑开放而坚定,正确处理分歧

文摘

在我看来,人们在发生分歧时变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大多数分歧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学习的机会。

在学到东西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顽固拒绝学习的人是输家。

这不是说你应该盲目接受其他人的结论。

在我看来,你既要头脑开放也要坚定:你既应该考虑和思索各种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也应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随时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想法,接受可能正确的东西。

一种检验你做得好不好的方式是,把和你有分歧的人的观点,向对方复述一遍。如果他说你复述得对,就说明你做得很好。

我还建议双方都遵守“两分钟法则”,两分钟内不许打断对方,以便对方有时间把想法说清楚。

笔记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分歧,和领导,和同事,和父母,和朋友,甚至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吃咸的,都有不同的看法。

从我的角度来看,分歧有两种:原则性的分歧和非原则性的分歧。

我们常说“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所有的分歧,其实都是各方观点不同,很难真的说明哪一方是更有道理的。

我们不可能弥合所有的分歧,即使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即使我们自己的观点也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因此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只需要在那些重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一些细枝末节反而不那么重要。

对于那些非原则性的分歧,很多时候是可以退让一下的,因为争来争去也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更正确而已,对于改变自己和现实没有多大帮助,还浪费了很多精力。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杠精,就是在这些不重要的分歧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其实都已经输了。

另外特别想说的一点是,很多人见到分歧,尤其是看到别人的反对时,会本能的产生愤怒的情感。

愤怒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情绪,人在愤怒的时候,几乎不可能保持客观中立的思考。

带着愤怒的情绪去争论,最大的可能就是引起争吵,而不是很好的弥合分歧。

很多情侣之间的争吵,都是因为这种过于争强好胜,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产生的。

而对于那些原则性的,影响重大的分歧,我觉得越早解决越好,否则越往后付出的代价越大。

甚至可以说,这些原则性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基石。

举个例子。

两个合伙创业的好朋友,一个主张产品质量过关即可,要依靠营销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另外一个则主张先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再大规模的开拓市场。

在创业初期,规模小的时候,这样的分歧还能勉强维护,但到了后期则几乎是必然导致分裂的。

这样重大的分歧,如果一开始没有统一,以后也不太可能统一。

同样的例子还有要不要孩子,在哪座城市定居……

等到高楼大厦都建立之后再去动基石,必然是影响重大的。

最后说一下解决分歧时的姿态。

首先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对方的观点,避免情绪,我们沟通时70%是情绪在主导,不良情绪天生容易引起对立与争吵。

然后就是真正弄懂对方的观点与诉求,要尊重对方,给别人不受打断的表达自由和空间,并且通过复述的方法确保对方明确了你的意思。

充分的了解之后,我们需要真正的思考对方观点的合理性,抛弃自己的成见,但保留自己观点中合理,有逻辑的部分,做到“保持开放而坚定的头脑”。

“在学到东西后改变想法的人是赢家,顽固拒绝学习的人是输家。”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