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去看了今年春节档可说是最火的一部口碑影片-------《流浪地球》,的确被影片的宏大的场震憾了,对于国产影片有这样的特技效果真是感叹,也因为这段时间恰好正在看编剧刘慈欣的另一部小说《三体》而对科幻及宇宙充满了想象,但更多的还是对剧情的感悟,今天谈谈感悟之一--------苦难使人成长。
影片的开始刘启是个离家出走并对父亲充满着不满的少年,带着从没小在地下城长大的妹妹一起去地面看看,妹妹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刘启是为了逃避与父亲的见面要离开地下城,或许想逃离的是自己内心的父亲与真实父亲的面对。影片从开始就充满着矛盾的选择,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为了让刘启和他的姥爷获得去地下城的机会,选择执行空间站的任务,在这个选择中还不得不放弃对患了重疾的刘培妈妈的治疗。这是刘启的人生第一次苦难,人生四苦之一便是儿时失母,而对刘启来说,他在儿时失去不仅是母亲,还有曾说过抬头就可以看见的父亲。虽然有姥爷的呵护,但对他幼年的成长来说仍充满着苦难,因为这是一种亲情的丧失。这次苦难让刘启比别的同龄人多了隐忍与坚强,也多了不羁与对自信。当然这里面还有对父亲的不理解与不接纳。
带着妹妹来到地面的刘启没有想到,这是一场让他成长的苦难之旅,失去最亲近的姥爷,失去内心一直想拥抱的父亲,再看着身边一个个的救援队员因任务的实施而失去生命,这也是一种丧失的苦难。而对各种自然灾害,充满希望与决绝的救援及牺牲了那么多却无法振救的绝望是一种爱别离,求不得的苦难。当被告知地球已被放弃,是人类求生而无望的绝望的苦难。但最终,在苦难中,刘启选择了通过苦难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当抬头望见父亲的空间站冲向木星变成一颗“星星”时,父亲的爱与责任融入了他的生命,他也经过这场家庭及人类的苦难洗礼,从苦难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或许我们的一生不会象电影中有那么矛盾突出,但每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苦难,不管你看不看得到,也不管你接不接受,苦难必定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尼采的《少年汉尼拨》中曾有一句:任何不能杀了我的东西都会使我更强大。就是苦难使人成长的最好诠释,每一次的苦难都是为了锻炼你内心的强大,锻炼你生命的顽强。有人会被苦难打倒,终日陷入哀怨中,生命黯然无色。也有人在面对苦难时选择勇敢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抗住命运的风雨,终将抬头看见雨后彩虹,经历过苦难的生命更具色彩,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更丰富。
就象地球最终被振救了一样,每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生命都将得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