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模型

第二个基本心理模型是需求模型。如果个人可以很好的跟随整体的指引,其实就不需要去追寻着什么需要,而是无为自然的前行。但在不能很好的跟随指引的情况下,需求模型就是适合所有人的模型,也就是生命会去追寻着需要的东西。这就好像人生一直都是在追寻着什么的旅程。在某个阶段旅程的终点有生命需要的东西,在某个需要被满足之后,然后又有了新的需要,也就有了新的旅程。需要对个人而言,就是目标和方向。

如果可以把人生过程在时空关系的地图上描绘出来,需求模型也就是人生分了很多段的旅程,在不断的追寻着某些结果,它会有很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又是分层次的,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会再去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


需求模型

需求模型对于个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这样对于某个时刻,个人会存在着多个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需要在同一天内去满足,比如饮食、休息、工作等。然后在不同的时期,个人又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主要需求,在学生时期,主要的需求可能就是学业;在就业时期,主要的需求可能就是事业;在关系时期,主要的需求可能就是家庭。

通过需求模型,也就可以更好的来理解个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去分析个人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在往什么方向前行。


趋利避害

如果说个人有什么相通的需求,也就是趋利避害的本性。避害本身也是一个需求,因为人有安全的需要,需要避免对于自己有伤害的东西。所以不管怎么来分析需求模型,它一定都是能够去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这样找到了需求,也就找到了个人行动的根本动力。


虚假的需求

但是个人有一些需求,看似是他所需要的,却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且某些需求被满足之后却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感,恰恰可能还会带来空虚的感觉。这种需求就是虚假的需求,可能这些需求都是来自于杂念妄想。所以个人就是需要去找到这些根本的需求才可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可是看常人,不少都是会执迷在杂念妄想之中,就好像是走在迷宫之中,无法找到出口。


这样通过对于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去更好地理解个人的行为,可以把个人的行为变得清晰具体起来。

第一遍心理模型的构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