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太宰治人间失格的封面标语,我怀着多大的好奇进入他的世界,便伴有多少的悲凉出来,太多人说这是一本丧到极致的书,可这就是人生,快乐与悲伤同行,期待背后的故事。

人如同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也越要深入暗不见底的黑暗。

我记得唐人街探案中有一句话,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但万事总是阴阳相生,光的正面有千倍的光鲜,反面必有万倍的黑暗,深渊从来不需凝视,它一直存在于自我之中。

人总是关注外在,而人间失格带我们走进了一个自我世界,《人间失格》披着一块灰色的幕布,撕开了当代成功文学和鸡汤文学的伪装,他带着我们正视自我,对人性本真的探索。

太宰治笔下的叶臧可以是他本人,但也可以是千千万万个人。

我记得有一段描述的是叶臧婚后,他与朋友上天台,下去时看见妻子被人玷污,他本就急急下去,突然又返回天台,他的选择是假装看不见,大多人看到这都怒不可遏。

这是世间当真有这样的人吗?或许有,却不是常态,为什么作者会写的如此令人不齿,我想这大概就是悲剧的力量,在审美的世界观里,悲剧一直比喜剧崇高,更具审美价值。

倘若此时的叶臧救了他的妻子,那这故事传达的内容便有所欠缺,这不是一个极度悲剧丧失人性的人,他不是一个集人性缺点于一身的人了。

在这本书广为流传后,太多人说他不值得,不能看,因为《人间失格》无疑是一个灰色的人生。

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灰色的,理所当然大众也认为他传达着灰色的思想,太宰治先生应该很无奈吧,本想让世人撕开外表,正视自我,最后事与愿违。

看完人间失格,那个古怪的男孩便久久留在了我的心中,他一生的种种被作者评为人间失格,就是丧失做人的资格,这与作者对叶臧的外在描写非常相似,他有一副“死人之像”。

作者看来做人是需要资格的,叶臧以人的形象存活于世间,生活在人世间,却没有被称为“人”

在文中第一扎写到“我这一生,尽是可耻的过往”

最后,“我”与人类划清了界限,因为我始终不懂人类,这显然是长期的生活得出的结论。

“我”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融入人类的生活,人类未“我”想得那般有趣,“我”终究不能理解人类的生,于是便开始放弃做人的资格,自甘失格。

多少人还记得《人间失格》的结尾呢?

在种种的劣迹斑斑下,作者以老板娘之言结尾,“我们认识的阿叶,个性率真,风趣幽默,要不是酗酒的话,不,他就是酗酒,他也是个天使一样的好孩子”

结尾部分,突然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的内容,这与前面的灰暗似乎不和,一句“不反抗何罪之有”,让我们不得不回望前面的内容,阿叶曾是一个热爱画画的孩子啊。

最后,他反复强调“我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与老板娘的话结合起来,这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人的对立面不是妖魔,而是天使啊。

如文所言:一切都终会过去的。

《人间失格》是深不见底的黑暗中的一束光啊!绝望的背后是潜在的自我。

作为旁观者,我们总是大叫着这个男人的种种过错,可是我们似乎忘了这是因为作为旁观者才如此地大义鼎然

人类的本性就是自私呀!

哪有什么圣人,不过是道德的约束者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中的时候,在杂志上推荐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个时候就对这部电影有了强烈的好奇,感慨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不幸...
    罗遵荣阅读 4,104评论 0 0
  • 如果我早一点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可能近况会有所不同。 影片给人最大触动的一句话是松子写在墙上的那句「生まれて...
    f3aed1658b5a阅读 3,772评论 3 7
  • 随着网易云音乐向着“网抑云”的转变,许许多多饱含抑郁情绪的句子诸如“年轻时我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你那么孤...
    无物永驻阅读 10,288评论 14 128
  • 在我寒假整理家中书柜的时候,我发现了我不知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人间失格》,它崭新的,安静地躺在我尘封多年的书架上...
    杨尹瑞阅读 1,943评论 2 3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