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带给我的投资理财启示

导读:

上一期讲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带给我的生活启示,今天聊一聊我在投资理财方面受到的启发。

图片源自网络

01、一个人的观念对他的影响很大。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念叨:好好学习,将来不要留在农村干农活了。

于是我就真的“没留在农村干农活儿了。”

我有个亲戚一直对他的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将来能做老师!

这个孩子长大真的当了老师。

有个同学的父母说:不用读那么多书,将来找个好人家结婚比什么都好。

这位同学后来真的初中毕业就找了个不错的对象结婚了。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当然不是想说我们都心想事成了,而是说,一个人的思维上限,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对处于贫困农村年幼的我们来说,不干农活儿,当老师,找个好对象结婚,是我们看到听到的最好归宿,于是我们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呢?

好好学习,上个好小学,上个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

似乎这样就可以拥有完美的人生了。

可是《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成千上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虽然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却发现自己仍陷在财务问题中挣扎。

这种现象一点也不罕见,现在北上广深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努力工作却根本没有办法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

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退休金根本没办法保证我们得体的生活。

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02、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理财知识。

是我们的“理财态度”出了问题。

中国人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尤其欠缺,就像有些父母禁止孩子早恋,却又要求她一到了某个年龄就马上结婚一样,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总是要求他不要去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但一毕业又马上抱着期待的眼光,觉得他马上可以赚大钱。

事实上,赚钱是个技术活,要学习,要练习,水平才能高。

富爸爸告诉我们,如果不学会投资理财,不了解金钱的运动规律,即使辛苦工作一辈子,也无法获得财务自由。

大多数的人(也包括我),一直过着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的生活,即使涨了工资,看似生活水准提高了,但也会以更高的开支重复这种循环。

每天总是被欲望和恐惧驱逐着前行,不敢辞职、不敢生病、甚至,不敢死......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

富爸爸说,我们不要为钱工作,要让钱为我们工作。我们必须明白资产与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因为只有资产才能帮助我们获得收入。

这个资产与负债的区分,简单的说就是: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想想,生活中我们购买的哪些东西可以为我们带来收入?哪些东西会增加我们的支出?

03、投资理财不是赌博,不注重财商教育才是人生最大的冒险。

很多人对投资理财本能的抗拒,觉得那是是冒险。

其实我想说,不去了解理财知识才是最大的冒险。

因为风险是永远存在的,并不是说你把头藏起来做了鸵鸟它就没有了。但你的财商可以提高你应付意外的能力。

比如很多人觉得炒股就是赌博。如果把钱投入进去后只是祈祷,那就是赌博了;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懂得运用技术知识和智慧做好风险控制,就不是赌博。

我想起了我刚入股市的时候,总是喜欢找牛人要股票代码,觉得买到牛股就可以一劳永逸,却不知道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即使是牛人也不能预测市场的瞬息万变,但是当风险来临时,高手总能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去应对。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哪一行想要做好,都需要博览群书掌握大量的理论、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反复实践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投资理财更是如此。

有次和一位投资理财方面的高手朋友聊天,我说你能不能把你的知识教给我,他欣然同意。接下来的几个月朋友卖力的教,我泛泛的学,最后这场教、学不了了之。我依然是个小白。

并不是朋友教的不好,而是我没有亲身经历,有些教训没有切肤之痛根本就不会上心,人类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的。

04、理财要趁早。

我虽然学过会计,但在投资理财方面真是很愚笨。在三十岁之前,我只会单一的将钱存入银行,而且从不借贷,从不透支。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最应该趁早的是储蓄,积累你的第一桶金。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是抱怨说:理财理财,我根本无财可理啊。

确实,年轻时真是又美好又尴尬,美好的是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人生似乎看起来有无限的可能,尴尬的是大部分人都是一穷二白。

但是起点差不多的人,十年后,理财与不理财的,就会有天壤之别了。

很多人过了三十才发现,原本无限可能的人生路,怎么就越走越窄了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像我年轻时那样对待金钱浑浑噩噩,如果可以穿越,我一定会对20岁时的自己当头棒喝:多关注一些理财知识吧!

但是我知道,有时候我发现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以为所有的人都会去做,有很多人也觉得好,但不会行动,更少有人坚持下去。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的具体案例,很多并不适合我们中国的市场行情,而且其中的一些投资策略,我觉得有些激进,对我目前的理财知识来说,很多风险还控制不了。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并不主张一味的模仿别人,因为没有辨别能力,很多时候抄作业都能抄错。

我们应该学习书中的理念,而不是具体方法。

05、年轻时要为将来的养老做规划。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父亲这段时间生病住院,整个家庭突然陷入了混乱,她觉得非常恐慌,焦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甚至说要不要生二胎防老?

我从事的工作与这些有些关系,这种心情我特别能理解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根本没有办法依靠我们的退休金养老。

所以我们要一边强壮我们的体魄,一边强壮我们的钱包,将来尽量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从前段时间看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开始,陆续看了几本理财的书,也刻意关注一些投资理财的公众号,多浏览一些理财的文章,购买了吴军的《硅谷来信》专栏......

或许没有办法从理财小白一下子成为高手,但什么事情都有个慢慢累积的过程,我要开始重视这个事情,同时重视孩子的财商教育,让金钱为我辛勤的工作,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