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夫妻交流正确的打开方式,我们都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张太太32岁,丈夫34岁,两人结婚5年,有一个4岁的儿子。现在,两口子陷入了冷战,丈夫没有和她说话的兴趣,妻子则拒绝和丈夫做爱,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张先生说,他每次一讲话,妻子就会打断他,对他妄加评论,让他很难受。

譬如,约半年前,公司准备提拔几名中层经理,他也在列。当天一回到家,他就告诉妻子这件事情。但妻子还没听完就打断他说:“得了吧,你人缘那么差,那么不会处人际关系,你能被提拔才怪了。”

“你神经病啊!”张先生愤怒地回击太太说,“你怎么知道我人缘不好?”说完这句话,张先生扭头回到自己房间里,重重地关上了门。

张太太意犹未尽:“他骂我,我绝不能饶他。”她想跟进去吵,但丈夫把门反锁上了,于是,她在门外面骂了好久。

在咨询室里,张先生说:“每次谈话都这样,我还没说两句,她就插进来。”

“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郁闷、恼火,觉得她不理解我,不可理喻。最后干脆就不和她说话。”

“用不说话惩罚太太?”

“是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冷虐待。”

“不说话,但是你很有情绪。”

“是的,”张先生说,“我很愤怒。每次她打断我的讲话,我都感到愤怒。”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道我为什么打断他吗?”听到这里,张太太激动地说,“他说话总是很幼 稚。等他把废话说完,哪有这种道理?”

“我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但他都当耳旁风,然后在工作上得到教训。”她说,“你说,我多么着急!”

“你了解我吗?你怎么知道我就升不了职?”张先生问。

“你和我都处不来,你的人缘能好吗?”张太太说。作为妻子,她对丈夫太了解了,他一张嘴,她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至于他的优点和缺点,她更是了如指掌,所以她有资格断定丈夫升不了职。

“并且,我的学历比你高,我的职位也比你高,我肯定比你懂得多,我指点你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你知不知道,”张先生说,“我三个月前就升职了,全部门就我一个人。”

“啊……”张太太瞠目结舌,“那……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一开始就知道升职机会很高。”张先生说,“我回家告诉你,只是为了和你一起分享开心的感觉。但你的指责让我觉得像是吃了一只苍蝇。”

“丈夫把你晾在外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黄家良问张太太。

“我一心想给他好建议,他不接受,这让我很恼火。我是关心他才这样对待他的,我怎么不去给别人提建议?”张太太憋了一肚子的委屈说,“他从不考虑我的好意,我忍不住要骂他。”

张先生用不说话的方式给妻子“冷虐待”,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反击方式,她拒绝和丈夫过性生活:“不同他做爱,不给他。”

“但一年多没过性生活了,又是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你怎么解决自己的需 要?”

“冲个凉,就压下去了。”她回答说。

“这是让我最恼火的地方。”张先生说。他一开始以为妻子是没有性冲动,后来才发现妻子是在“惩罚”他。

两个人为此没少吵架,但张太太一直拒绝妥协。

“你怎么解决自己的性需要?”黄家良问张先生。

“自慰……我不是没有想过其他的方式,但我不想破坏这个家,”张先生说,“但对这个家的留恋越来越少,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

张先生的说法让妻子感到很惊讶。张太太说,他们从不交流性的感受,她根本不知道丈夫会通过这种方式疏导性冲动。本来,她揣测丈夫一定是在外面有女人,而且一想到这一点,她就特生气:“我总以为他在外面有女人,更加不想给他了。”

张太太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她太爱评价,并且偏爱批评。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丈夫想和她分享喜悦,但她一评价,丈夫觉得受到了伤害,就失去了交流的兴趣。

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