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簽:
RDP決策也叫做識別啟動決策模型。這一模型融合兩種認知過程,1.是通過對目前所處的事情情況,決策者結合事情的屬性和特性,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通過分析,比較,在若干種供選擇的方案選擇最優方案2.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偶發的事件所作出決定,這類事件沒有可參考的成功先例,又沒有可以依循的規律,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在通過腦海心智活動做預演,並將預演的情境和事件模型做對比分析,選出更適合的方案。
A1便簽:
前男友,在一起半年,比我小一歲,對我很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他是抱著結婚為目的的態度和我相處的,相戀三個月,他就提出要和我結婚,雙方見了父母。並不是我歧視單親家庭,但我從來不知道離異家庭的影響有那麼大,說實話,第一次和這位未來婆婆見面,她給我的印象並不好,一個女強人,不會做飯,從不料理家務,言談行為之中把我當成了敵人,吃飯期間,她和兒子互餵食物。男朋友開車送我回家,她要求我坐在後座,她要坐副駕駛,她把我當成她的情敵一樣,在我面前耍盡了手段,給我下馬威,生怕我搶走了她的心肝兒子....我無法想像自己以後要如何融入這種家庭,我有和男朋友提過,但是他說結了婚就好了,她媽媽就不會這樣了。他並沒有正視我的問題和多慮,而是逃避問題,不去面對。
我認真的考慮過,最後決定分手。
原因如下:
1,男朋友的媽媽是個很強勢的女人,她因為早年離異,一個人把兒子養大不容易,我能理解她全部的一切都寄託兒子身上,她希望兒子能晚點結婚,多陪陪她,找個聽話懂事的女人,以後結婚後可以住在一起,照顧兒子也照顧她,換句話說,我覺得她們要找的不是媳婦,應該是保姆。
2.個人角度分析,我自己也並不是個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我也是家中獨女,從小嬌生慣養的,平時我媽連衣服都捨不得讓我洗,極少下廚做羹湯。如果嫁到這種家庭,指望她媽照顧我更是不可能了,我個人的脾氣也並不是千依百順型的姑娘,為了避免矛盾,我是建議婚後搬出去住的,兩個人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看這位未來婆婆的意思,她並不想和兒子分開住,再看我那稚嫩的小男友,經濟依然沒有獨立,思想上仍稚嫩,事業工作上,他還需要母親的幫助和提拔,是個絕對的媽寶男,多次和他溝通,我覺得他缺乏自己的主見和態度,面對婆媳問題,他認為是我多慮了,他沒有正視我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我的問題,讓我很失望。以我對他的了解,我相信他處理不好也不會處理這類問題,婚姻更多的是兩個 人對一起面對問題,而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他年紀還小,不懂的處理處理不了婆媳問題,在婚姻裡,他欠缺一個男該有的擔當。
所以,我最終提出了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