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李白《早发白帝城》

三峡两岸重山蔽日,猿声不止,在这种极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诞生了许多凄美感伤的诗歌和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李白穿越重重山川,顺着奔腾的江流而下一路向东,千里江陵之地一日而至。李白在途中看到了什么?他又是何时走过这段水路的呢?

专家 |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来欣赏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一首名作《早发白帝城》。白帝城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四川,可以说,这是写李白离开白帝城,即出川进入湖北境内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这个诗名气很大。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朝”是写早晨,“白帝”点出来他离开的地点是白帝,当然这个“白帝”,在理解上会有两种不同的,一个就是在白帝作诗,他确实是离开白帝,如果不是在白帝,他不会这样写,另一种就是不要给它讲得那么实。

这个时候的白帝城是在彩云间,表明白帝城的位置很高,高到它在朝霞之中,所以沿江东下以后,再回望白帝城的时候,白帝城宛如在彩云之间一样,因而叫“朝辞白帝彩云间”。作者的这种写法,对沿江而下的游客来说确实如此,白帝城位置高,江面的水平面比较低,这是坐实的。另外还含有另一层意思,何以千里江陵从白帝到江陵,一天就能走回来了,这是因为一个地方高,一个地方低,高低的落差导致江水的流速非常的迅捷,所以船走起来非常轻快,由此才会有“千里江陵一日还”。水的落差之大,导致了水的流速之快,而水的流速又决定了船行的速度之快,这也是一种解读方法。

这第一联的两句写出来作者乘船从白帝到江陵的迅捷,走得非常快。当然,这个快的本身也透露出来写诗的人——乘船的作者,内心的轻快、愉快。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第二联,也就是下面的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两边有很多猿、有很多猴子,且这个猿的叫声很凄切,而经过三峡的人由于水流的湍急,往往听着这个猿声不断。李白为了写这个船行之快,所以他说我耳边的猿声,一声叫响,一声又来了,我还没有听完,结果我的船已经经过了三峡的万重高山。

大家注意,他写这个船,也就是诗中的“舟”的时候,他在前面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形容词“轻”——“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的“万”当然也是夸张的说法,就是多,过了很多山。这个“轻舟”的“轻”字,“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写的不只是舟轻,而且写出了诗人、作者、乘船者内心的那种轻快。正因为“轻”,所以这个船走得也快,作者的心情也轻快,“轻”可以说是贯穿全诗二十八个字的一条主线。作者心里非常轻松,并感觉到船也走得非常轻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a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xcy无名阅读 1,656评论 0 0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427评论 4 29
  • 小学古诗词汇总 (一~五年级上) 一年级 画 宋·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
    大雁往南飞1阅读 1,027评论 0 4
  • 行尸,一种介于死尸和僵尸之间的尸体。它没有生命特征,无法声音表达,像人一样走路,对任何生物没有伤害。一般行尸大约“...
    籍秋风阅读 418评论 0 0
  • 哈,突然发现应该是连续写13天了,虽然是应付式的着,但也终归是坚持了∩_∩ 今晚11:27分到的家,人生中踏入社会...
    三月小女子阅读 23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