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运用鼓励

      如果一个孩子走向你,天真无邪地对你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有所归属。”你会生气并羞辱这个孩子吗?当然不会!大多数成年人恰恰是没有认识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在潜意识中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当然,这种信息是用密码说出来的。如果大人们学会了理解这个“不当行为的密码”,就能对孩子有更多的鼓励。

      然而有时候鼓励并不容易,因为大人们很容易习惯性地以负面方式对孩子作出回应,而不是处理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以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鼓励不容易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太多的成年人囿于一个成见,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

    在发生冲突的时刻,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作出非理性的回应,此时没有谁能够倾听,这不是一个给孩子提建设性意见的好时间。而此时,很多人认为他们应该处理冲突,如果不处理,就是“让那个孩子得逞”了,继而陷入权利的斗争。这正是需要“积极的暂停”的一个原因——这样,大人和孩子才能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冷静下来,并且感觉好起来(并接通他们的理性大脑)。

      有时候,只有在一段冷静期之后,鼓励才能被令人满意地接受。如果你在双方冷静下来之前确实无法对导致冲突的行为视而不见,至少要用“我……”的句式来表达你的感受和意图,而不能用伤害性的评判或责备。

    要退出冲突,大人可以这样说:“我想我们两个人现在心情都很糟,无法讨论这个问题,但我愿意在你我都冷静下来之后,再来和你讨论。”

    如果你的鼓励不成功,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对。认识到冷静期的重要性会增加你成功的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