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深切地与各式各样的孤独相处过。
小时候最孤独的就是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再怎么大喊爸爸妈妈都没有回应。可能是受了什么电视剧的影响,我记得有好几次,遍寻爸爸妈妈不着后,我站在墙上挂着的大相框前,看着爸爸妈妈的照片,一边哭一边低低地叫着爸爸妈妈,脑补了一出他们离家出走,我被抛弃的大戏。当然,最后都是虚惊一场。他们不过是去串门了,回来后,看见哭成泪人的我,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解、嘲笑和些许不耐烦。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孩子对于孤独和被抛弃的恐惧。
小学的时候,班上有那么两个“小霸王”,我们四五岁时相识,本该是青梅竹马,但现实却与童话大相径庭。上了小学后,男女生不仅界限分明,男生还以欺负女生为乐。而那两个小霸王则以欺负男生女生为乐。我偏偏从小倔强,不肯屈服,不肯害怕他们。于是在一次拒绝把试卷给小霸王抄之后,他们带领全班同学孤立了我。那是小学二三年级吧,我每天去上学,放学,没有一个人和我说话,这样差不多过了半个学期,每天都不想上学,也不想回家。对于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来说,没有玩伴的日子简直毫无乐趣,但我依然倔强地没有和任何一个同学主动讲话,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好在他们只是不和我讲话,并没有欺负我。到了学期末,我记得班里开始流行一个游戏,就是两个人的右手叠在一起,如果掌纹重合就说明两个人有缘,可以做一辈子好朋友。一开始我只是看着他们兴奋地互相握手,时而快乐地惊呼,时而失望又带着嘲弄地互相打闹。直到一个女孩子笑着来到我面前,让我伸出右手,我照做了,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手心相对,然后在我耳边偷偷说,是小霸王不许他们和我说话的,其实她很想和我玩。就这样,慢慢的我和同学们又成了好朋友,结束了那近半个学期的独行生活。
长大点后,能认识的孤独更是多了起来。比如,二十一年来的单身情人节及各种节日,比如忽然间不知怎么班上的同学都不见了,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这里值得说一下,那是高中,后来知道大家都三三两两的约着出去逛街或者去网吧了,我的朋友们都不约而同的以为我可能和别人约好了,于是我就被落在了教室里。我一个人在教室,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名叫木木的女生,她当时二十岁,在温州打工。我叫她木木姐。她安慰了我,给我推荐《水知道答案》还有一个什么法师,建议我多看看这些就会不那么孤独了。她说她有时也会觉得孤独,然后她就会看书,听大师讲佛法,有一次她还去了西湖。我很喜欢和木木姐聊天,觉得她懂得比我多,而且我猜她一定很漂亮。就这样,我们聊了好几个小时。这样看来的话,那天其实也不算孤独。
去年冬天,得知父亲得了绝症,另一边,异地的男友越来越疏远。我常常走很远的路,从学校的北区走到南区,在南区一个周围都是树和高高的花墙的凉亭里尽情放声大哭。哭累了就默默流会眼泪,然后再放声大哭。直到感觉情绪发泄地差不多了,就收拾一下回到宿舍。那时我已经懂得了不让自己的悲伤影响到别人。因为谁都不可能感同身受,而且也许在悲伤的人面前快乐会让她们有种负罪感,这本不应该困扰她们的。她们有权开怀地笑,不应该受任何束缚。今年春天,父亲去世,和异地男友分手。尘埃落定后回到学校后我很少再去那个凉亭了。我在宿舍里常备有低度的杨梅酒,有时能一口气喝下一瓶。如果宿舍只有我一个人,便可以尽情哭一场。要是有别人就只能爬上床默默流泪。
为了避免被孤独伤害,有时我会假装很喜欢孤独。这样别人就不会看穿没有人愿意和我玩,可以掩饰我的无趣。大声说着,我喜欢孤独,还好像很酷的样子。
初中开始,寒暑假总是很少出门,躲在家里看各种小说,一看就是一天,有时甚至不愿意吃饭睡觉。当然我会捡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看,这样即使是在看小说,说出来也能更理直气壮些。其实有很多都看不懂,但还是逼着自己看,上了大学后又重新看一遍才真的看懂了,起码知道了讲的是什么故事。
那天看《七月与安生》,七月说她从小就知道怎么假装好孩子,讨大人欢心。这句台词甚合我心,我不仅知道怎样讨大人欢心,也知道怎样讨同龄人欢心。只是有时候不愿意去讨,因为太累了。而且,再怎么样,我依然无法摆脱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