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湋(1850~1920),四川绵州人,出身尊经书院,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他早年科场不利,年近五十,才勉强考中光绪戊戌科进士,此后历任浙江孝丰、湖北黄安知县。辛亥革命发生时,陈湋在武昌候补,是鼎革的亲历者,事变后,返绵乡居以终。
光绪庚子(1900)年五月底,在山东、直隶等地区相继爆发“义和团”运动,大清朝野盲目排外风潮之下,浙江衢州亦发生民变,史称“衢州教案”,乱民杀害传教士及地方官,震惊中外。清廷派兵镇压,八月下旬,陈湋奉命由水路押运饷银赴严州犒军。返程途中有《从兰溪至严州》诗,其中第五句云,“白粉千丝秋稻后”。“白粉千丝”,所指即是今天风靡中国南方的米粉,该句并有夹注称,“自衢州以下,人家多溲米为粉,晒干发卖,食之甘美,老人尤宜”。
据诗意来看,陈湋此行,吃过钱塘江上游地区的特产——米粉。“溲米为粉,晒干发卖”,诗人以高度概括的手法道出了米粉的生产、经销过程,“食之甘美,老人尤宜”颇见推许之意。
那么问题来了,据称历史早到了蜀汉时期的家乡绵阳的米粉,陈进士只字不予讴歌,反而把几千里外的外乡米粉写进诗里,厚彼薄此,有文化就可以任性不热爱家乡吗?
笔者以为,陈进士不是不热爱家乡,而是家乡当时没有米粉。不止家乡绵州,省内绝大多数地方当时也没有米粉,绝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米粉。陈湋既然把米粉写进诗里,说明他也是第一次接触米粉,也同时说明今天的绵阳米粉不是古董,到不了汉,甚至到不了清。
米粉,作为大米再加工产品,一般以富裕出来的余粮投入生产——这一点,与电影《芙蓉镇》里米豆腐的道理相通。陈湋的诗“白粉千丝秋稻后”,一个“后”字,也道出了“用必有余”这一基本前提。古代社会粮食产量低,丰歉不均,储粮备荒一直是民心之恐慌,政府之要务,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将大米大量用于生产米粉。故而,古代米粉的产生,只能是在个别物产条件特别好、环境较为封闭、社会较为稳定的地区。今天以米粉著称的城市,大多在浙赣闽粤滇黔桂几省,它们所处的小环境,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特征。反观绵阳,乃至整个四川,整个清代战乱不止,民生凋敝,米粉,实在是无从粉起。
附:陈湋《从兰溪至严州》
蜿蜒青山紫翠蒙,人家都在画图中。牛耕陇畔衔枯穗,鱼避滩声傍短篷。白粉千丝秋稻后(自衢州以下人家多溲米为粉晒干发卖食之甘美老人尤宜),红旗一角戍楼东。生机虽变疮痍在,想像当年左伯功。(左侯恢复全浙自衢严进兵上游地势应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