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产生于内部的敌人。
这就如同人体一样,强健的体魄可以抵御外来疾病的入侵,但是内脏器官的疾患,却会制约身体的健康成长,并使人饱受折磨。
——汉尼拔·巴卡(引自李维《罗马史》)
布匿战争中罗马的死对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对地中海霸主罗马恶毒的诅咒,事后却被应验为的精准的预言。
读《罗马人的故事》3的这一周,是我参加读书小组以来最焦头烂额、兵荒马乱的一周,然而我却坚持着没有放下书本,因为我已深深为这套书的魅力所折服。
《胜者的迷思》是15卷《罗马人的故事》中最薄的一本,内容也比较沉重。经历了上一卷中酣畅淋漓的军事胜利,确立了地中海霸权的罗马,随后即陷入了政治上的迷茫与动乱之中。整本书描述的公元前133-前63年这段历史时期,其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混乱不堪。
布匿战争后,随着霸权的确立,罗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一方面,骑士阶层兴起,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另一方面,由元老院主导的寡头政体,权力不断集中,引发了平民派的抗争。
看到了问题所在的先驱者们开始了变革的尝试,然而其过程曲折又艰难。首先是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调解官民矛盾,具有超前意识的格拉古兄弟,他们因倡导“变法”触犯统治阶级利益,最后落得被乱民打死的下场。后来的两位军事大将、政治重臣——马略与苏拉由于各持政见,争持不下,最终演变成了兵戎相见的惨剧。双方人马死伤无数,马略甚至落得被鞭尸的下场。昔日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逐渐变得千疮百孔。政治斗争、流血冲突、内乱、起义,内忧外患此起彼伏,铁腕领袖苏拉费尽心血想要修补日渐老迈腐朽的共和体制,但终究未能力挽狂澜。最后,军事奇才庞培横空出世,横扫小亚细亚,在从黑海到里海,以至红海的全部地区确立了罗马的霸权,让地中海成为了罗马的“内海”,才为这混乱的时期做了一个终结。
然而,罗马尚未从“迷失”的状态中走出,“伟大的庞培”也并没有成为罗马历史上具有决定性的代表人物。在我看来,本册算是“黎明前的黑暗”,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这一时期出现的所有在罗马的青史留名的政治、军事领袖,都不过是为接下来要出场的大人物做铺垫而已。接下来四、五两册厚厚的“恺撒篇”便佐证了这一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要补充一点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本册的翻译水平逊于前两册。有一些专有名词的错误,如“城邦”,译为“城市国家”。还有“年功序列”(论资排辈)、“细部”(细节)等直接采用日语词汇的现象。以及“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日文大概是いずれにしても,无论如何,总之)这样过于口语化的表达,给阅读带来了不便与不适,实在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