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看斜阳——读太宰治《斜阳》

第一次看太宰治的书是他的绝笔之作——《人间失格》。压抑,绝望可以说是整本书带给我的唯一感受。结合太宰桑的经历,我也自然而然的认为他的作品总是笼罩着绝望的气息。如果说《人间失格》是人生绝望的吟唱,那么《斜阳》就是繁华落尽最后的一抹明亮。

《斜阳》中的和子是个坚韧的女性。一个对金钱毫无概念的落魄的贵族,一个胎死腹中又与丈夫离婚居住娘家的女性……这样的一个女子,即便在当今的社会,也不免遭受周围人的非议。然而在经历家道中落后,她勇敢的面对新的生活。下田劳作,经营小店,坚持不论之恋,这是她对生活对伦理的反抗。母亲是她所崇拜的对象,是她心中真正的贵族,亦是支持她坚强活下去的动力。最后的和子已离开贵族这个华丽的牢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直治则是与和子完全相反的人。“贵族”是他一直想要摆脱,然而又无法逃脱的“牢笼”。无论在贵族阶层还是在平民阶层都无法得到认同,是他痛苦的根源。酒和女人是他的麻醉剂,虽然能暂时的得到解脱,醒后却是更深刻的痛苦。一如在留给和子的遗书中所说:“我虽然玩乐,却并不快乐。”直治就是《人间失格》的主人公,这已经是一个公认的观点。读懂了直治,也就是读懂了那个为人生痛苦的“我”。

整本书里,我最无法读懂的是和子对上原所谓的“爱”。一个被社会所鄙夷的小小作家,一个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男人,一个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和子自己也说过,没有指望他能承担责任。可他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能?上原是否也和直治一样,是太宰的化身和自嘲?毕竟太宰《斜阳》的素材来自那位酷似和子的女人,而如同书中的上原一般,他对“和子”的报答也只有辜负两字。

《斜阳》里记忆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蛇”。作为一个基督徒(《斜阳》中有这浓浓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子,但不知太宰治本人是否为基督教徒?)太宰多次用了“蛇”这一不祥的象征。和子的父母逝世前都有出现了蛇。而在和子怀孕后,亦出现了“蛇”这一意像。不觉得就联想到了《圣经》里亚当,夏娃的故事。蛇诱惑亚当夏娃犯下原罪,使人类离开安详快乐的伊甸园。可也正是蛇的诱惑,使人能够拥有智慧,使人类得以不断繁衍。“蛇”是不祥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象征,更是希望能够不断延续的象征。

“不早了,已经是黄昏了。”“不,现在是早晨。”是斜阳,也是朝阳。落魄贵族的斜阳不正是新时代的朝阳吗?虽然太宰知道,然而对一个时代的感伤终究还是打败了他。曾有人说过,如果是太宰之外的作家自杀,也许会感到可惜。但太宰,天生就应该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贵族的时代结束,太宰的生命也应该结束,因为,他是真正的“贵族”。

《斜阳》远比《人间失格》容易理解,也更适合在《人间失格》之前来阅读。也许在看过太宰其他的书后对这位作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那个在“贵族”牢笼中挣扎的“我”有更深的体会。

繁华落尽看斜阳,斜阳尽处到底是“人间失格”的绝望?还是早晨明媚的阳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在...
    15丁梦晨阅读 11,022评论 0 2
  • 《斜阳》| 止庵解读 关于作者 太宰治生于1909年,本名津岛修治,太宰治是他的笔名。太宰治是日本战后与川端康成、...
    Monicababy阅读 6,117评论 1 2
  • 今天一直头很疼,白天闺女睡觉时我想一起睡,可是睡到她醒了我也还没睡着,现在想睡,可是感觉有很清醒,就是头...
    归途123阅读 1,222评论 0 0
  • 何七七的大白话阅读 3,043评论 0 0
  • 有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隔三差五就把阳台外面的瓷砖擦的干干净净,却很少擦自己经常用的桌子。后来我想大概是阳台外面白...
    leo铅笔画心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