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界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边说着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一边又急急忙忙的开发校本、班本课程。这样的结果是,研发的课程要么虚假摆设,要么就增加孩子们的负担。
时下,不谈校本课程似乎就没有学校品质的提升,然而课程是要拉进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教育目标之间距离的。课程的背后是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课程文化具有舶来式的困惑,一方面课程规划者和领导者,实施者缺乏对于理论和实质的基本把握,另一方面舶来的课程理论在我们这块土地土壤上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当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被现代化裹挟之后的人类对物质占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样的语境下,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的课程存在。很多人把一个人的成功定位在“那些控制外部的知识”,通过这一类知识的积累来获得体面的职业等。然而,我们忘却了教育除了需要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技能,还需要灵魂。我们的课程对于儿童灵魂的成长实效性太差,其根源在于我们忽略了人精神的发育。王国维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人身体和精神全面发育的过程。如果说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核心素养语境下的校本课程可能不是越多越好,它需要在“核心”上下功夫。基础教育是为人生打底色的工程,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认真研究孩子们的起点在哪里,从而通过课程为孩子们摆渡,使其到达身体和精神全面发育的彼岸。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有文化自觉的教师才可能有课程的文化自觉。要清醒的认识到,既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全盘西化。正如王德如博士所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变革,这种课程文化不仅仅是教材文本承载的文化,更包括课程变革所带来的整体文化意蕴的重构”。这种重构必须是基于草根的,必须是发生在学校里的。没有体系的学校课程文化,就如开杂货铺,课程琳琅满目,学生却苦不堪言。
课程不是越多越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课程必将和培养一个立体的人整和起来。我们必须思考以合作的课程实施培养合作的人,以创造的课程培养创造的人。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