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叔本华
在整个章节中,我们跟随叔本华的声音,一直在解读他对于读书的心态、看法和做法。我们知道,他一直在强调读书要与独立思索相结合,不要一味地死读书,多读书,要从书本中吸取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等等。他认为,一味地读书,缺乏独立的思索,会失掉自己的思维,而任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里驰骋;他认为,一味地多读书反而会使精力分散,久而久之,读过的东西就渐渐丢到别处去了,浪费了大好光阴。
读书并非读得越多越好,这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读书贵精不贵多,读劣书不如不读书,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这是叔本华对于劣书的观点。
但什么是劣书呢?当这个问题到达你脑海的时候,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答案或许就是那些公认的低俗的、不健康的书籍。这些书确实是劣书,这些充满血腥、暴力、色情的书是多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源头,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这类书只是劣书的一个分类而已。那还有什么也可归于劣书的范畴呢?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曾把书归为四类。第一类是有趣又有料的书;第二类是有料但乏味的书;第三类是有趣但单薄的书;第四类是有料但单薄的书。这种对书的分类,我认为很适宜。那些在这四种类别之外的书我觉得都可称之为劣书了——无趣乏味又无料之书,没有一点营养,读之又有何用呢?所以,读者朋友们如果碰到这四类书之外的书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读书要专一
因散文被归于“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因作词而开宋词豪放之风的苏东坡,因写诗而和黄庭坚被称为“苏黄”的苏东坡,因画画被置于“北宋四大家”的苏东坡;因儒学而创蜀学一派的苏东坡被称为中国万年一遇之天才;而被称为“疑似穿越者的旷世奇才”的达·芬奇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他们都是多专多能的天才人物,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但历史上有几个苏东坡,又有几个达·芬奇呢?如果我们没有多专多能的天赋异禀,我们不妨专注一个领域耕耘,何尝不会收获硕果累累呢?
说了这么多,想要告诉读者们的一个中心是,要专一,读书要专一。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自己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为我所用。那么,在浩瀚的书海中,单单一个类别的书就穷尽一生也读不完,为何还要在其他书上过于停留呢?
因此,在上面书籍分类的基础上,应该就个人的具体情况再进行一次分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没办法像历史上的一些巨人一样,在多个领域都达到顶尖水平,但我们可以在某一领域达到专业。在那些归于劣书之外的书籍上再挑出对自己有某方面帮助的书,剩余的大可弃之。一个好奇心强的阅读者,什么都想了解一些,读了许多书,但都一知半解,时间过得久了,又都忘掉了,那些忘掉的书对于这个阅读者来说就是劣书,不如不读。
读书要劳逸结合
我们强调读书要专一,读劣书不如不读书,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是情绪动物,需要经常性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有的人舒压的方式可能就是看些有趣的、轻松的笑笑就过的东西,那也无可厚非。读书、学习就是要劳逸结合才能得到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