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线下课体验
2019年11月20日,为期5天,成都-周康健
一、开班典礼
2019年11月20日前往TW成都办事处参加非计的开班典礼。一进门,发现和我印象中的不一样,因为面试来过一次,还有些印象,后来讲师也看出来我们有些疑惑,大概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7楼装修了,并且9楼只有一部分的同事,这才解了一进门的疑惑。加上后来又了解到了其他的关于TW的信息,在典礼之前,构成了我对TW的最初印象吧。
等的时间不长,在非计小伙伴陆陆续续到达之后,我们简单做了一下自我介绍(本来以为要说很多,还在想怎么说,发后发现只用说说基本信息就可以了,很随意),感觉没那么拘束了,至少有事可做了(记名字)。人全部齐了之后,开始了典礼,一来就是破冰游戏,本以为大家根本不熟,做游戏会放不开,但在两位讲师的引导下,发现也没那么拘束,一下就进入状态。游戏结束,对每个小伙伴也更熟悉,自己也更放松。接下来进入正题了,两位讲师介绍了非计培训的各个流程,线下体验课的流程。有Stand Up、IPM、Code Review、Show Case 、Retro等,虽然听了,但是仅限于知道叫什么,怎么做还是一头雾水。时间过得很快,最后今天以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完美结束典礼,然后怀着热腾腾的期待回家,等待开课···
二、线下课——个人博客项目
四天下来,对敏捷开发的认识也终于开了个头,最先了解的是敏捷开发宣言。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
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
-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 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也就是说,尽管右项有其价值,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
接下来是每天关于敏捷开发的活动:Stand Up、IPM、Code Review、Show Case、Retro。
-
Stand Up(站会)
站会主要是小伙伴之间的分享,前段时间学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重在分享,体现了宣言的第一条价值观。来的这几天,每天早上看见公司内不同的组都在开站会,每个组内的同事围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历程。四天下来,这种文化已经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当然,站会,一般是站着的(也有提神的作用)。
-
IPM
这几天主要是对任务卡讲解,然后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卡。说到任务卡,不得不说一个网站,Trello,所有的任务卡建立在上面,理解为任务卡片墙。一个项目建立一个卡片墙,小组的成员都加进来,成为卡片墙的共同管理者,将讨论好的项目分类做成任务卡,发布到卡片墙,组内成员想完成哪张卡片就可以将卡片上设置自己的名字,同一时间,不同的成员开发不同的项目功能,这样实现项目的共同开发。这里体现了价值观的第一和第二条,讲一个”合作开发“。
-
Code Review
上午的IPM结束以后,到下午的Code Review开始之前都是开发时间。那么Code Review 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一个总结,一个展示,也会是一次学习。总结自己的开发历程,和组内成员一起纠错;用ZOOM展示自己的项目效果和具体代码;学习组内其他成员的开发上的优点。在白天的开发时间里,没有再去定沟通时间,所以这个环节也是对一天的开发的交流。这里也体现了价值观的第一和第二条。
-
Show Case
这一项对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主要是在项目完成之后,让小组展示自己的项目最终效果,将其他同事当做客户(不懂技术的客户),用能让客户理解的措辞去展示,尽可能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 这一天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在准备展示的时候,开发新功能便显得不那么重要,更紧急的是对现有功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在展示期间项目不会发生BUG。这里会有一定优先级:项目基本功能 > 项目基本功能的优化展现 > 项目扩展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保障已有的功能不产生问题。
- 因为展示不是每个人的展示,有一个主讲人,项目的功能又是组内分工完成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时间去进行组内的展示沟通,确保主讲人在项目每一块功能上都能回复客户的提问。
这里也体现了价值观的第一和第三条。
-
Retro
当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意味着这一次的迭代即将结束,那么当然这一次的项目可能会对下一次的迭代的留下些什么,那就是Retro。用四个主题(Well、Less Well、Puzzled和Suggestion)去概述对这一次迭代的想法,然后再去总结大家的在这四个主题上提出的想法。这里也体现了价值观的第一条。
最后
对于价值观第二条附上:Git、Visual Studio code、Typora、Tr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