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改革的浪潮,生涯教育在高中从“锦上添花”变成“雪中送炭”,这一年在太多学校给学生甚至老师讲过生涯规划了。每个学校的讲课的经历积累起来,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想法乍一看是正确的,但看的多了,却也觉得哪里怪怪的,细琢磨起来,就成了下面这段文字:
(一)很多人希望有一个平台或者问卷可以自动生成最合适你的选项……
“你们手里有没有科学的问卷?”
“怎么又是霍兰德,有没有那种更贴近学生,能够看出他们适合学什么科目的问卷?”
“你们有那种信息库么,孩子能从上面找到自己适合的大学专业……”
对于没解决过的问题,我们凭借以往经验想到的解决路径没准也是错的——沃兹吉硕德……
生涯规划肯定离不开问卷,但问卷并不是一个“句号”,更多时候问卷只是一个“冒号”,问卷引起了人们探索的欲望,才开始了生涯的建构。至于问卷本身,先不论现在除了知名高校的学术力量外,哪个群体能够编制出信效度最高的问卷。即使真的有这样的问卷,哪个学生真的会把自己的未来教给一份试题的解读?面对高中未知的种种高校、专业信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提供一份完美的选项以让学生选择,但学生通过探索得出选项才是合理且真实的生涯规划过程。
测评带来的“标签”效应已经被很多老师所认识,但从学校运转角度看,测评的确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因此“如何看待测评和正确运用测评”比“找一份更好的测评”来的更加实际。
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测评的结果自己不认同怎么办?……那就不认同!测评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自己,而非成为它的奴隶”。
(二)很多人认为生涯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目标,这样才更有动力的进行学习。
一个课后的座谈中,学生这么说:“老师,我觉得对于没有目标的人,先讲兴趣哪些还是有帮助,但是我已经定了目标了,我希望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但我不知道需要上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我希望知道这些,其他的职业不用讲了。”
一个初中讲座中:“老师,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法医,我知道家长也许会有阻碍,但我依旧想成为一名法医,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去看这方面的书……”
在很多场合下,如果一个孩子坚定的说将来想成为XXX,总会比一个孩子说没想好要获得更多的认可和鼓励,以至于很多理念下,这才是优秀学生的标准……我并非要否定这种观点,但这种观点之上,我们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1.孩子在什么条件下得出的这个理想?2.后面他会如何行动?
生涯教育中特意提到了一种现象——早闭。学生如果过早的定下目标,而后又相对封闭的沿着预想的路径发展,这对于他的生涯发展是弊大于利的。如果一个孩子在并没有了解更多职业世界的前提下,只因为一些原因(例1是因为家里有人做这个以及学校特色教育,例2因为法医秦明……)就确定某一职业目标,这个目标的确会激励他前进,但也许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很多更好的选项。而那时,他也许会憎恨当初宣扬目标后伴随的那些表扬和鼓励……
我在上课时总会问到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觉得生命规划好了,就太没意思了?”几乎全班都会举手。生涯规划给孩子的也许有目标,但它更想给孩子的是目标意识。规划也许最初是一些计划,但在计划的落实过程中,每个人的视野和能力依旧会有成长,哪时的最好选择可能已经与之前大相径庭,保持开放性,才是生涯规划的基础。
(三)很多人认为生涯教育要完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针对性设计。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句教育学教材里的话,印在了每个教育者的脑中,随着教育改革,这句话一遍又一遍的被强调,但同样一句话似乎慢慢被遗忘,那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
一次职业探索活动,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想要探索哪些项目,这点无可厚非。但后面联系职业时,却始终坚持就要按照学生的意愿排序进行探索,而学生选择较少的行业就取消安排。
最后,在我们的坚持下,勉强保留了几个……保留的那几个行业,包括了能源行业、管理咨询、快消品、物流等等,而学生没选的理由大多因为不知道为何物(雀巢公司我听过,但快消是啥?),或者认识偏差(认为物流就是送快递的……)。
生涯规划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发展而单独存在,而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存在他们的局限性,生涯教育中解决他们的疑惑是肯定需要的,但也需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给学生以引领。学生一提到生涯,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典型的职业,如医生、律师、老师等,但这些典型职业只是社会中很少的一部分,有多少人现在做着可以明确用职业来命名的工作?(HR是职位而“出版”是行业,行业里有各个职能划分……)而且这些大部分都是媒体曝光较高的职业。真正社会上占比很大,或者对社会运转有很大影响的职业或行业却恰恰是学生不清楚的部分。让孩子看到更多信息,恰恰是生涯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要求下,完全顺着学生反而南辕北辙。
(四)很多人认为对于生涯教育,重点在自我探索和体验的部分,外部的信息变幻无常,我们不可能给到每个人最全的信息。
学校的生涯教育,常常归心理老师负责(我也是……),心理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探索与体验,而在生涯教育中,自我探索和体验性又是重要的一部分,再加之各种理论描述中的支持论据,我们便自然而然的觉得高中生涯教育更需要这些内容,就我自己而言,曾经也一度认为那些社会、专业、职业信息是孩子自己探索的,我们给不了,于是继续自我探索、目标意识和体验……
学校做生涯的心理部分,但学生也需要信息和认知部分,于是两种机构服务应运而生:一种是个体的生涯咨询,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进行针对咨询,里面包括个人心理倾向,也包括了数据和方法的建议,但价格昂贵。还有一种就是高考填报辅导,也有个人定制,但更多是一个数据和通路信息的提供,利用信息的不对等,这个活也算是收益很高了……
成为乙方后,我也被迫去收集相关的信息,随着收集和学习,我渐渐发现:生涯教育要想发挥最大的价值,虽然心理味很重要,但信息的提供也必不可少。虽然一节课没有那么多深刻的思考,但学生知道大学的专业为何物,职业世界需要如何探索,除了高考外,还有十几种进入大学的路径……讲述这些内容时,学生的眼睛也是发光的!
社会变化太多,探索和目标意识的形成一定是重中之重,但我们也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些社会的基础信息,社会变化再快,这些基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给他们基础后,再提供一把“梯子”,之后的事再交给他们吧。
看到更多后,不停的左右摇摆,反复驳倒自己后,留下了这些自己的结论(目前而言):
#生涯教育也要给孩子一些混乱
生涯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得更清晰的未来,但混乱才是改变的开始。学生对于社会认知局限,不仅要靠提供更多信息来打破,也要让学生在内部有所动摇,混乱后,他自然会更好的反思和探索。
“我想开一个饭馆!”“OK,好啊,那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家里有人或者你身边有人做这个么?”“没有”“那你如何了解开一个饭馆需要做什么事”“上网查啊”“搜什么关键词?”……“老师你知道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有这个想法,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问题。你可以先试试。”……
#生涯教育也要以“社会”出发
生涯教育依旧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作为教育者,我们也需要思考学生还需要知道哪些社会角度的信息,然后给出信息,并提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进行引导和启发。
这样做的风险在于:也许你说的会误导学生(毕竟我们可能会漏掉什么或者加入自己的评价……),但我始终认为不能因为这个风险就不去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个风险我们要承担,但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去减少风险。我宁愿提供一份即使我自己也只知道40分答案的问卷,我也不愿让学生自己出题去得到100分。
#生涯教育时,我对社会&大学认识多少?
我常常跟在学校的老师聊天,里面也会聊到“学校老师讲生涯学生不信”的问题。生涯规划的确有点“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感觉,最起码一个外面的老师,他不仅仅是老师的身份,也可能事某一个职业的兼职,也许是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这些身份多少都更接近社会,有些话讲起来自然学生也会更容易相信。
当然,不论是学校内还是学校外,充分了解社会信息是每个生涯教育者的必要功课,在此基础上,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让学生更加信服。毕竟肯定有学生比你更加了解某个职业(因为他爸妈就是干这个的……)
#生涯教育肯定有认知的部分。课程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生涯教育越充分,越难以避免认知的部分,如果生涯规划课只有20节,我可以完美的避开所有信息部分也能让孩子很有收获,但如果是40节,认知就必不可少了。心理、咨询的东西能够帮我们更好的授课,但至于授课的内容,肯定还需要专门生涯学科,甚至只是大学专业的了解和学习。当一个人意识到时,生涯才会存在……只解决共性问题(课堂)的生涯教育也很难更好的“解渴”,很多学校的导师制也正是关注到这点……个性的问题解决起来涉及到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特性问题,是很难,但是更加重要。
咨询时听到的一句话:“我们永远要抱有信念去工作,但也要时刻注意到‘我的信念’有可能是错误的。”
现在想到的,可能明天就会被推翻,但它就是我现在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