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新乡市首届班主任论坛在新乡市第 22 中学顺利召开。会上,班主任们深情的朗诵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情景剧《请家长》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们到底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
一、每日分享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凝聚家校共识
家长并非专业教育者,我们认为的常识在家长的认知里可能是盲区。班主任应用专业知识引导家长,使其成为我们的 “神队友”。与其进行大水漫灌式的沟通,不如采用小水滴灌的方式。我每天早晨 7 点往家长群里发一段话,让家长朋友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如何做家长、如何育儿,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家校共识。
经过一年的浸润,家长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育儿理念,并尝试在亲子相处中实际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多角度赏识学生,构建正向激励体系
人有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如果一个学生整体学习后进,但今天很努力,一定要夸!不仅在学校夸,还要图文并茂地夸给家长听,让家长在家也夸。给予他正面强化,增加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不擅长学习,但乐于助人,更要夸,使劲夸!没有什么比高尚的品格更珍贵
在我们的班委会成员中,有一个特设岗位 —— 班级幸运官。幸运官的职责是负责收集本周班级好人好事,在班会上公开表扬,发放定制好人卡并拍照留念。我会将孩子的这一高光时刻发至班级群再次公开表扬,并私发家长予以收藏。
三、创新家长会形式,提升家长学生参与感
传统家长会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多为谈成绩、提要求,甚至是针对学生不足的 “告状会”,家长们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就 “瑟瑟发抖”。
今年,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爱好、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将学生分组,举行分批家校沟通会,由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会上,我邀请家长、任课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步状态进行当众夸赞;再鼓励家长们分享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最后适时提出我的观察和孩子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及要求。在这样的氛围下,家长和学生都能充分肯定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会后,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努力,在期末考试中,全班各科平均分都有显著提高。
四、秉持理解性沟通原则,科学应对学生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试错、犯错的高峰期。我们要客观看待他们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适时与家长采取不同方式的理解性理性沟通。
对于非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采取微信文字留言的方式沟通,注意措辞及语气,适当使用表情包符号软化语气。
对于紧急事件,需要请家长到校面谈,一定要牢记一个原则:家长是和我们一起解决问题的。与家长沟通时注意保持平和的语气,对于孩子的错误做法,我们要进行客观陈述,说出这件事带给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困扰,不进行情绪化评判,并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供家长选择。
时刻谨记:家长是和我们一起教育孩子的 “神队友”。唯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家校沟通畅通无阻,孩子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