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32岁才想起来要去当一名作家,而且是收入不稳定的那种。在中国,这大约会被认为是一种很不靠谱的决定。而且是工薪家庭,并且把经营的还算不错的一家店给处理掉了。
不得不佩服村上的勇气。试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勇气,有,可能不太够。特别是把自己还赚钱的业务停掉。
30岁之后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慎重了。而且选择一个从未有经历过的领域更加具有挑战,真如韩寒说“不要拿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每年有多少新书的出版成本是被作者自己消化的,而且压根不会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出现。
村上去当作家显然是经过积累和历练的,开店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就如同积累素材一样。而且在开店的同时,自己的写作才华得到了验证。看上去冒险,实际上是一个成熟的决策。
像作者感知的一样,人尤其到了30岁以后,对时间的紧迫感回越来越强。而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提高效率,一分钟恨不得当成两分钟使用。一个人恨不得做上十份工作;一种是做最少的选择,做最好的选择。把仅存不多的时间余额倾注在一件事情上,村上无疑选择了后面一种,所以果断的把店关掉,做一个专职作家。
其实会发现,后一种方式往往看起来更笨,更慢,实际上确实最快的方法。因为当一个人在事业初期,积累不多,往往把全部精力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都会唯恐力不能及,更何况分成很多分,撒胡椒面呢?当你把一件事情做成后,这件事情带来的附加影响往往会给其他的事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