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红色熔炉的初心:以个人担当筑牢党校姓党的时代根基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新时代党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锚定了航向。这份沉甸甸的《条例》,绝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融入每一位党校人血脉的行动纲领。贯彻落实《条例》,坚守“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实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崇高使命,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党校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个体的微光汇聚成守护这座“红色熔炉”的磅礴力量。

在灵魂深处,“党校姓党”必须是我们最鲜明的政治烙印。党校的讲台、笔端、言谈,无不是政治立场的直接体现,容不得半点含糊。我们深知,每一次授课、每一篇文章、每一场交流,都承载着传播真理、凝聚共识的重任。唯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深植于心,持续深学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擦亮双眼、站稳脚跟。备课至深夜的灯火,反复研读的笔记,都是我们筑牢信仰根基的无声见证。同时,对纪律规矩必须心存敬畏,时刻校准思想坐标,自觉划清是非界限,确保党校的每一个阵地都成为传播真理、激浊扬清的坚固堡垒,让党的旗帜在思想阵地上高高飘扬、永不褪色。

聚焦主责主业,我们肩负着“为党育才”的神圣使命,甘做照亮前路的“燃灯者”。站在讲台之上,面对学员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使之入脑入心,是时代赋予党校教师的核心任务。这要求我们深耕理论沃土,精心设计每一次互动研讨,剖析每一个鲜活案例,让真理的光芒穿透迷雾,直抵学员心灵深处。党性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融入血脉。组织学员走进红色圣地,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引导学员在严肃的党性分析会上反躬自省、触动灵魂——这些实践让我们见证了党性锤炼的真实力量。更要紧贴时代脉搏和国家需求,着力锻造学员的实战能力。在课堂上引入高质量发展、风险化解、应急处突等实战推演,邀请一线实践者分享经验智慧,努力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学、带着方案走,切实提升履职本领,这正是“为党育才”初心在新时代最生动的实践。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党校人以严实作风固本培元,做“质量立校”的坚定践行者。治学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参加集体备课反复打磨讲稿,赴名校访学更新知识结构,在学术前沿挑战中勇攀高峰——每一步坚实的足迹,都是为站稳党校神圣讲台积蓄的深厚力量。为人师表,师德师风是底线更是高线。我们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修身律己,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影响人,以真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自觉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共同涵养清朗学风同样至关重要。在教学管理中敢于较真碰硬,严肃课堂纪律;在科研探索中坚守学术诚信,自觉抵制浮躁功利之风——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守护党校这片精神圣地纯净与崇高的具体行动。

贯彻落实《条例》,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这份责任,于党校人而言,是时代赋予的无上荣光,更是沉甸甸的历史担当。让我们将个人的奋斗自觉融入党校事业发展的时代洪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守护和锻造“红色熔炉”的壮阔征程上砥砺前行。用一颗颗赤诚之心,书写新时代党校人的忠诚答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贡献源源不断、坚实有力的党校智慧和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