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凤,3个孩子的妈妈,这是我的第303篇文章,希望我的每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点力量、一点点启发。因为养育孩子,所以特别喜欢探索女性自我成长和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养育困扰,喜欢分享对生活的觉察、思考及育儿的体会。
QQ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的情形都在重复上演,催半天不起床,起来了又躺下,没有时间概念,各种还慢悠悠 ,早饭爱吃不吃,眼看时间快到了,急冲冲的跑出去上学了,好多次都是迟到或是踩点着到学校。
那时候我最常说的话是:快点快点,QQ,快起床啦,不然一会儿要迟到了。
QQ,快来刷牙洗脸啦。
QQ,快换好衣服。
QQ,快来吃饭啦。
QQ,你再不快点,我不送你了。
QQ,我自己先走了哦。
孩子就像牵线木偶一样,牵一下动一下,我也好累哦。
很多时候,只有在我使后最后一招杀手涧-假装要出门了,或是真的背着包要出门了,这个家伙才开始愿意行动。
很多次的早上,我都被搞得气急败坏,一整天美好的心情都给破坏啦。
想着明天不要再这样,可是依然如此。
我那时候最羡慕的是,她什么时候才能像她姐姐那样,每天紧张着时间上学呀。
其实我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只是一直没把它提上重要的日程,所以自然是不会改变的。
QQ要上小学了,如果每天还这样,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的,想到这,我真的是开始好好把这件事重视起来。
一、【分析现状】
QQ之所以这样,最大的责任当然在于我啦,所以那天痛定思痛,好好的静下心来梳理一下现状。
1、太晚睡
幼儿园时期几乎都是22点后才睡觉,有时候会到23点,那么第2天肯定是起不来啦。
2、没有时间概念
QQ是个很爱玩的家伙,玩起来是相当投入的,她对时间根本没概念,不知道几点意味着什么。
3、我不重视
在幼儿园阶段,虽然心里觉得早睡早起是蛮好的,但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我并没有很重视这件事,也没有好好去培养早睡早起。
二、【目标】
1、准时上学
作为学生,准时上学是很重要的,一来迟到会影响她对自己的感觉,二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2、早睡早起
原来是晚上23点睡,先调到22:00,再慢慢调到21:30,最后争取9点睡觉。
早上7:20起床,调到7点,再慢慢调到6:30起床
3、有时间概念
知道什么时间点是干吗?先知道起床时间、睡觉时间,慢慢的知道上学时间。
有了清晰的目标,那接下来就是行动呢。
三、【行动】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棒样-行大于言
想要改变孩子的时间管理,自然是父母要重视而且先自己做出调整了。
我自己是一个工作起来非常投入容易忘记时间的人,所以当我手上的事情没搞完,孩子的需要就会被暂时先放下,所以就出现了我晚睡,孩子也晚睡的情况。
当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情况的时候,我遇见了《子弹笔记》这本书。
我开始用《子弹笔记》梳理我的目标、目标,管理我的工作与生活。
我特别喜欢是它的记录方式,用子弹短句的方式去记录,省时又高效。
子弹笔记,它不是一款笔记本,它是一种人生规划、时间管理的方式。
我践行一个多月了,真的是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
我梳理了5年、4个月、3周、2天、1小时的目标,让我的工作、生活更加有方向感;
我开始审视有些事是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是不是围绕着目标?是不是重要的?如果不是,就果断放弃;
我开始愿意写字(我以前大多时候用电脑、手机)去记录每天要做的事,包括一些很小的事,比如淘宝下个定单之类的,这样不再需要费脑子记事,我再也没有忘记要做的事;
我也会在情绪来临时,停下来拿起子弹笔记记录所有的想法与感受,很快我就可以情绪平复;
我记录下每月情绪波动图,这样我就知道了自己的情绪规律,也会在下一次来临时对自己有一种提醒,就不会那么容易掉进情绪里;
我用子弹笔记的方式记录重要事件的要点,这样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变得非常的高效;
子弹笔记对我而言,不是一个 TO DO LIST清单,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2、做时间惯例表
当我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做了全新的改变后,这时候我又开始看另外一本书《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自主的管理课》,唉呀,想说真的太好了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我一边看一边记录笔记,一边实践。
我梳理了自己一整天的时间分配,根据老二上小学的时间,重新做了时间安排。
我和老二分别做了惯例表,我的取名牛奶时光、她的取名萌萌时光。
我们一起设置了计划测试期,一起践行,一起复盘并调整。
比如我就发现一放学先回家做作业这个需要做调整,有时候可以做到,有时候不能。
我会在每一天来记录,是否按计划执行,如果没有出现了什么情况。
这样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惯例表不是用来框住自己的生活,而是用来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3、时间工具来助力
有了时间惯例表,那么就需要借助时间工具啦,这个孩子对时间会更有概念一些。
爱莎闹钟用来帮助孩子起床;
漏沙、计时器用来帮助孩子在单位时间内专注;
像老二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喜欢可视的,而且还要专属感。
老二特别喜欢爱莎,她说每天早上是爱莎叫她起床的,自从有了这个闹钟后,早上起床的事再也没有烦恼了。
因为看到她行动了,我也就不会再焦虑了。
最近开始把时间慢慢调整到6:30起床,晚上21:00睡觉,有了充足的睡眠,好的精神状态,学习的事就不用太担心了。
4、妈妈与孩子共同努力
惯例表、时间工具,那都只是工具而已,真正能帮助孩子拥有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一定是父母前期要付出时间去努力的。
【陪伴】
期待一个惯例表就能让孩子自律,那还真是异想天开了,很需要妈妈愿意陪孩子进行这件事,为了陪老二适应新的时间节奏,我都是特地调整自己的时间节奏,来和孩子保持一致的,我相信暂时的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坚持践行】
有时候孩子会不愿意在那个时间点进行,那么除了前面说的看一下惯例表有没有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妈妈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了,有时候也可以在大框架之下稍微一点点变动。
比如老二就是想先玩再做作业,那我就会和孩子商量我们玩10或20分钟就回去做作业,孩子被适当满足也是很愿意配合的。
【鼓励】
在进行新的时间管理过程中,记得及时鼓励呦。
比如老二每天早上都准时上学,她就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礼物。
我也会口头上很多的鼓励,比如妈妈看到你现在一听到闹钟自己就起床了。
比如,你昨天在9点就睡觉了,照顾好了自己身体的需要,今天上学精神肯定倍儿棒。
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改变、努力能被看到,孩子也更愿意配合啦。
【放手】
当孩子们开始对这件事有意识后,我们就要慢慢的放手,像现在执行新的时间才一个多星期,早晨我基本上管好我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她都能在40分前准备好出门。
晚上也能在睡前把第二天要用的各种东西准备好。
唉呀,美好的日子这么快就实现了,真的是感觉太幸福了。
现在我再也不需要早上催催催,再也不需要因为她慢吞吞而气急败坏;
再也不用因为晚上孩子们不睡觉,而影响了自己的作息,也可以拥有了21:30后就有一些属于自己时光的机会了;
想说磨刀不误砍材工,想要收获美好的日子,那就花一丢丢时间去付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