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句就被惊艳了。

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当时上大一,还不知道度娘,后来问我见过最博学多才的宣传部老师杜老师,才知道这句话出自于《素书》。

我学的医,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绝大多书和医相关,没有找到这本书。

周三例行会议结束后,杜老师拿了薄薄的一本书给我。

“五块钱在街角淘了两本,见你问了,送你一本。”

“谢谢老师。”

就这样,我拥有了这本书。

六章,短短几页纸,简繁夹杂的字,磨了我整整一天,第二天去找老师要译文,因为实在看不懂。

感谢杜老师那个时候的帮助,也感谢网络越来越发达,让我大致弄明白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不过,哪些深奥的东西,至今依旧令人参不透。

不过,我也对书里写的江山社稷,治人治世不太感兴趣。

听说,张良仅凭参悟了这本书的一部分道理,就帮刘邦取得了天下,可见这本书被称为“天书”,是多牛逼哄哄的存在。

以至于张良找不到传人,直接将书带进墓里,后又被盗墓贼挖了出来,广传于世。

可是为什么今天人人都可以看到这本书,却很少出现“大智”的人?

可能就是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当一些杀招不在一招致命的时候,就会被淘汰。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关注的点, 而我更感兴趣的还是这句:“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不看译文,大家也都应该大致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这是“本德宗道”这章里的最后一句话。

大意是:最孤独莫过于目空一切,最危险莫过于用人生疑,最失败莫过于自私自利。

关于《素书》的介绍,你去度娘,估计能得到很多,而我只看这句对我影响颇深的话。

简洁地直指人心和道心,犹如一盏人生的明灯。

或许你觉得,这也太过于简洁,道理你都懂了,还看这本书干嘛?

这或许就是古人的高明之处,看似平凡的书,却使上智者得道,中智者得德,下智者得仁义。

当一个人,凡事都能洞穿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整体结构变化,从而慎始敬终,那么这个人,要他不成为“上智”之人也是很难。

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才能找到一条通往最大利益的坦途。

也就是说,惟有“本德宗道”,才能一辈子获得心灵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千百年来,小人求而不得,大人不求而得,不就是那些人,用最浅显易懂的话,悟得了最深的道理。

老子说:“大道至简”,有些东西,真的是越琢磨,越心惊,细思极恐,细思恐极,也不过如此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 张良家族五世相韩,到了他这一代韩国别秦始皇所灭。张良遍散家财,谋划刺秦,在山东寻得一力士...
    孤鸿学士阅读 10,778评论 8 78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0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42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8,343评论 1 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7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