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童年时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父母总是这样教育自己:“你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孩子,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记得周杰伦的歌中也有那么一句话:“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从儿童时期到叛逆的青春期,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子女灌输一种思维:听话的孩子才是父母喜欢的,才会受到奖赏。那么,我想问的是,这种“驯服”式的教育,真的是正确的吗 ?
言论观点本无对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笔者在这里只是单纯的陈述自己的几点拙见。
01
为何父母普遍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女呢?
所花费的成本最少。
是的,听话,乖巧的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自然也不会像那些顽皮的孩子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通俗而言,就是“好管”,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家长恨不得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全部告诉孩子,生怕孩子走了不必要的弯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棵幼芽,恨不得预料到孩子未来路上所有的坎坷,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又有一部分家长,自己当年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自己心愿未了,而自己逐渐年老,追随自己年少的梦的想法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实现,于是,孩子成了自己寄托自己未完成心愿的附属品。他们小心翼翼为孩子规划好一生,希望孩子能够填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02
“顺从”式的教育真的适合孩子的发展吗?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的观念过于极端,是在挑战几千年传统道德观念的权威。不听从长辈言论的孩子会被批判成为什么?——逆子。一些不断惹出祸端的孩子也会被批评为缺乏管教。针对同一件事,如“沉迷于游戏会影响学业”此事,我们看到,无数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理,可谓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有的家长面对沉迷于游戏的孩子,采取强制性措施,比如没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有甚者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将孩子送到诸如杨永信等一系列的戒管所。各种强制性措施,终于让孩子戒了“网瘾”,这些事也成为不少家长日后炫耀的资本。
笔者一直期望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附属关系。也不应当把自己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强加给下一代。就如“沉迷于游戏会影响学业”此事,家长应当告诉沉迷于游戏的后果和他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沉迷于游戏,会让你逐渐失去对生活中其他事物的乐趣,过度沉迷会花费大量的钱财(而这部分钱财要你自己承担),你得到的无非是一些虚拟的东西.......让孩子去自己去权衡利弊,如果子女仍然选择坚持做这件事情,那么告诉他,后果已经告诉你,你自己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应当自己承担这件事的后果。讲到这里,又会急坏一批“护子心切”的家长:十三四岁的孩子,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怎么会判断是非对错?将来长大以后会后悔自己的选择的!造成的结果谁来承担?十三四岁正是学习的时候,岂不是会毁了孩子的一辈子?
从来没有任何一件事严重到会去毁掉一辈子的前程,任何事情的预期结果无非是父母自身恐惧将该结果过度放大,然后不断臆想,再加上看到社会上同等事情的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诸如网瘾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之类的结局,源自自身恐惧使他们不断捆绑自己的子女,生怕放手之后掉下悬崖。可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认为的,从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会严重到毁掉一辈子的前程,(如果有人在此认为此观点过于偏激,还请勿喷)任何事情的严重后果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诱发走上犯罪道路的因素也不可能单纯是网瘾。以“爱”的名义不断捆绑下一代,怕是比沉迷网络造成的影响更深刻。父母一直因为当今社会混乱嘈杂而不去敢放手。那么,什么时候才放手呢?如此只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家长一直觉得孩子还没有自己做过决定,还不够成熟,一直替孩子去思考。因此,我们见到一些“巨婴”活在父母所精心安排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安逸。
03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段论中在3~6岁阶段对儿童的发展是这样看待的: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孩子的主动探究的行为怕是被一部分家长扼杀在萌芽中了吧。孩子的一些想法都被一些家长打着“你还小,还不懂。” “不许去做。”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的幌子,举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帜,其实已经将自己的孩子前程断送。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过这么一句话: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孩子,怕是早已成为一具躯壳。而他们的父母,则在后面奋力的推着,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