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笨鸟”却往往成功!

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孔子是个很谦虚的人,常对人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自己之所以本领大学问高,是从小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好学得来。

史书上说,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经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子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子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的。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子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子就在哥哥的肚子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子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阳明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


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阳明只是生病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他就派人去请。到王阳明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

王阳明病好之后,智力却显得很一般。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子,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就风言风语道:“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什么大出息!”

王阳明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难受。他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父亲听了他的话说:“孩子,你并不笨。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会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你自己发愤努力,争口气让那些人瞧瞧,好吗?”


有了父亲的鼓励,王阳明又有了信心。他始终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至十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白天他认真听先生的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或者吃饭后的时间,他一个人跑进父亲的书房,认真读书,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饭、睡觉。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父亲见阳明如此争气,心里很是高兴。他也耐心给王阳明辅导功课,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阳明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母亲见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她不仅给他收拾出一间书房,还不许别人去打扰他读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阳明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这样,王阳明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如果每个人的特点都用一个字概括,那么给曾国藩的只能用这个字了:笨。

笨到什么程度呢?

曾国藩小时候由于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小偷,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小偷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小偷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小偷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中国古代科举,最低一个等级是考秀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曾国藩考这个秀才,考了整整七次。如果今天谁高考复读了六次,大家是不是要怀疑他的智商有点问题呢?所以曾国藩在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是最笨的一个。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翻译过来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确实没有什么过人的天才,他在当时的著名人物里是最笨的一个。

自古以来的名人,在科举第一步上如曾国藩般蹭蹬的人不多。比如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胡林翼因为家里不让他过早科考,二十二岁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当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举人和进士也都是一考即中。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读书做事,反应速度都很慢:“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看书,别人都看了好几行了,我一行还没看明白。办事,别人很快处理好了,我想半天也没想清楚。

这不完全是谦辞,事实也一定程度上是如此。所以他的老朋友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一生不停地挤兑他,总是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他的学生李鸿章后来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意思就是反应太慢。

所以说严重点,曾国藩就是中国的阿甘。


但是,在同时代的这些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最大。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左宗棠、李鸿章都得排他后头,梁启超更是名气不如他。

这是为什么呢?

恰恰是因为曾国藩比别人“笨”。曾国藩从“笨”中得到了好处,悟出了道理,总结出了经验。

什么好处呢?

第一,笨人逆商高。逆商又叫挫折商(AQ),英文是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IQ、EQ、AQ并称3Q,有专家甚至断言,IQ的作用不如EQ和AQ。


智商高、条件好的人很多逆商都低。从小到大都在享受着优先权、沉溺在赞美声中,听不得反对意见,所以生性冷漠,不善阿谀,在人际交往通常处于被动。一旦陷入逆境,就很难再度振作起来。

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总是摔跟头,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同时笨人因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能诚恳待人,做事也更肯付出。曾国藩就是这样,虽然总也考不中,但是仍然场场不落,只要有考试,必然最先一个进场,最后一个出场。他知道自己笨,也知道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也就是笨鸟先飞。


这是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笨人做事踏实,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曾国藩后来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他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就坚决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坚决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绝不能睡觉。


曾国藩回忆说:“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就是说,八岁起,我父亲就亲自教我。他从早到晚,教导不停,我记不住,他就反反复复教,听不懂,他就一遍一遍讲。走在路上,他也在讲,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也在讲。一定要我学会了才罢休。

就是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的精神,也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知识基础。他考秀才考了七次,后来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

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藩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

我们看曾国藩当官。他在北京做翰林的时候,比别人升的都快,十年七迁,为什么呢?因为他做事比别人认真负责。进翰林院的人都是才子,都有才子气,文人气,就是眼高手低、看不起俗务。翰林虽然没有多少事,但是偶尔也有任务派下来。别人都是做做样子,不认真。但是你交给曾国藩点什么东西,他都会全力以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


曾国藩待人,也靠的是笨劲。

曾国藩对待下属,第一个特点就是不玩心眼。他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要对同事下属推心置腹。

为什么不贵权术呢?原因其实就是他不擅长弄权术。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老家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我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就是说,我原本是一个老实人,没什么太多的心机。但是以前因为在官场上混,也学了些权术,结果一个是把自己的心术学坏了,另外一个,咱们笨人,用这些权术用得不如别人好,往往会让人看出来,只让人笑话,有损无益。

曾国藩又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纵使别人都对你使心眼,你要坚持假装不知道,一直以笨拙、真诚来回应他,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和你耍心眼了。如果你也和他勾心斗角,两个人进入恶性循环,那事情只能会越来越坏。对谁都不好。

所以湘军中,虽然别人都比曾国藩聪明,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都是人精,但是大家都服曾国藩。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表里如一,说话算数,从不玩心眼。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中谁也不用权术,不用机心,就形成了一种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谁也不玩心眼儿。这样湘军内部反而很团结,办事效率很高。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劲。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做“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馀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这种打仗风格,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笨”。

怎么个笨法呢?我们先来看这个“结硬寨”。湘军行军作息表,是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而就不走了,干什么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很深很宽的深沟,沿着这个沟再筑起两道很高很厚的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这种做法确实极为笨拙,因为修墙挖壕是极为费工费力的事。这样,湘军就从一支军队变成了“民工建筑队”,行起军来如同蜗牛爬行一般,每天行程不过三十里。

湘军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军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后才能谈到争取胜利。《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你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等着敌人给你机会。

太平军作战的风格和曾国藩恰恰相反,习惯于跨省大规模高速度机动调兵,而且善于使用计谋,经常搞围魏救赵之术,看起来非常厉害。但是结果呢?曾国藩就是这样用笨办法,以少胜多,湘军在人数上一直远远少于太平军,但是最后却一点一点地把几十万太平军吃掉。因为你再聪明,如果你不谨慎总会犯错误。曾国藩就紧紧把握住这一条,我用最稳妥的办法,等着你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把你吃掉。这样你的总数是不断减少的,我却能不断增加。


所以,如果说我们的人生哲学是“尚巧”,那么,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却是“尚拙”。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用郭嵩焘的话来解释曾国藩的成功是最恰当的。

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

湖南人为什么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呢?因为湖南人在曾国藩的带领下,都变得很“蠢”,所以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所以希望大家做事,也能多几分“笨干”精神!

笨鸟先飞的人往往会更重视八小时之外的努力,我们并不提倡影响身体健康的无节制的工作,有劳有逸,张弛有度,才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与慵懒无为的人生相比,勤奋地工作和因此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这本身就是人生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科学的发现,钟情于对其痴情挚爱的有志者。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就来。”愿那些有志于成才的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像侯祥麟那样,把8小时之外的一部分时间也用在业务钻研上。如果你坚持不懈地每天比别人多花费一点时间,多付出一点精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那回报你的,将是“使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就是这个道理,大多数的人都懂,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去做了尝试和努力,所以平淡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很少。


有很多的人在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自己的机会太少,可是他是否想过,当你双休日在玩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你的对手在做什么?当你在打麻将的时候,那些成功人在做什么?我想他们一定付出了你所想不到的艰辛和努力,也许当你下班正在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们还在拜访客户,他们还在学习还在充电,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要记住:你有多少努力,你就会有多少的收获,大家在工作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不可能比别人做的多多少,你们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你就要很好的利用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你就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因为你和别人想要不一样的结果。

付出皆有回报,天道酬勤,不在抱怨你有多么的不幸,你要想比别人做的更好,请记住:成功在八小时之外!

“笨鸟先飞,跛鳖千里“,现在多形容某人的低调或者是隐忍是为了厚积薄发!不飞、不鸣,是要积蓄力量,为以后的“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打下基础。就像《易经》的乾卦初九所说的“潜龙勿用”,才能为以后的“飞龙在天”打下基础。这也正好和“大蓄卦”相呼应。

我一直认为,笨鸟其实并不笨,懂得先飞的笨鸟更非寻常之鸟!笨鸟不一定是聪明鸟,但一定是智慧鸟。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作为一个人,成功并非是最重要的,但立志却是最起码的!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099评论 0 53
  • 文/ 碎女子 今天我要说的杜拉拉,绝非电影里徐静蕾版的杜拉拉或是王路丹版的杜拉拉,而是真实生活里的杜拉拉。 杜拉拉...
    碎女子阅读 656评论 0 2
  • 说什么呢
    芒果哥哥12315阅读 49评论 0 0
  • 上一秒就想放弃现在这一篇记录文。 而我坚持住了,我发现我做事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做的很好,但是我每过一段时间,其实你该...
    李红烨阅读 1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