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梳理和叩问自己的三观体系,探寻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不至于在各方的声音中迷失自己。也希望的是,记录下自己所知的点点滴滴,并在未来的某一刻,或许有不一样的感悟。有些观点随着阅历的增长会修正,或者有些想不明白的得出了答案。在这里要说明一个原则,这个世界是多元的,由于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每个人都会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不能一概而论。三观正与不正,只是因为是否是主流的观念——认可的人多,它就是主流,而主流是会变化的;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也不要用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价值观。欢迎讨论,不接受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批判。
正如我们很难理解,老一辈为何相亲和结婚那么水到渠成,而我们之中很多人明明到了适婚的年纪却迟迟不成家;我们羡慕老一辈的感情,60年、80年相濡以沫,而现在有所谓的七年之痒甚至有很多三四年就死掉了。在老一辈的观念里,东西坏了是可以修的,感情也是,而我们想的却是,东西坏了就换一个呗。也许是观念的差异,对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单身,有主动的因素——单身的自由潇洒,没玩够,还没有做好担负丈夫、父亲的责任,也有被动的因素——宅,社交圈子窄,工作忙,被工作磨灭了热情等等,根源在于我们其实对恋爱和结婚的期待和要求提高了,除了对物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匹配之外,还对精神契合有自己的坚持,通俗来讲是聊不聊的来,即所谓的三观是否一致。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对于老一辈来讲,是没有三观可言的?可能在他们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穿着、喜好、价值体系等等都是趋同的,他们思考的大都是过日子,兴趣爱好、品味、个性这些精神追求是“奢侈”的,是不被考虑的,当时也没有像现在那么多元的价值观。因为差异如此明显,以老一辈的经历和经验来指导我们这一代的择偶观,是不太行得通的。
曾听老一辈的说起当年他们的感情经历,大体是,在年轻的时候,听熟人介绍,哪家哪家有尚未出嫁的姑娘,约定一个登门拜访的日子,去女方家相见,经过女方家长的首肯,这事基本就算成了,接下来两家慢慢来往,挑个日子就结为了亲家(我似乎在哪里看过这样的情节??)。还有另一种极端的例子是童养媳,旧社会的产物,早已经消失殆尽了。到父亲那一辈,剧本也是大同小异的。我问:“那碰到有一方不喜欢的怎么办?”他们的回答是,好办!如果男方不喜欢,那天不吃饭就是了,见过面之后找个理由离开;如果女方家长不喜欢,可以明说,可以提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见一斑。从这些描述中,我读出了女方意见其实是排在最后的,甚至可能是不被考虑的,女方家长看中就行的嘛。现在,婚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两个年轻人的意见,身边就有男方或者女方父母没看中却最后走到一起并生活得很好的例子。有人说,“没有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我想说,祝福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不要过度干涉,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儿女,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脑,静下心来听听父母的意见;当身边的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想想旁观者清,需要重新审视这段感情,相爱的两个人却不一定是合适的。(面对爱情,很多人是奋不顾身的,说这么多也有用也无用)
在老一辈的相亲里,双方家庭的相见是一场面对面的考核,就像是一场面试,双向选择;婚姻,不仅仅是小两口的事,更是两个大家庭的联合。从相亲,到来往,也许来往过程中还经历了短暂的恋爱,接着走进了婚姻,然后是日复一日的相处。这个过程,值得寻思,有我们看不明白的地方——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选定了相伴一生的人?但哪怕是这样,老一辈的人也始终不离不弃,从一而终,离婚相当的少,或许更确切的讲,是没有离婚这一选项的。同样的模式,在主张自由恋爱的如今,仍在使用,但更多的是,草率地步入婚姻,带来种种的不如意和相处的艰难。老一辈讲求“门当户对”,我们讲求“势均力敌”,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双方的家庭环境、成长历程、价值体系、消费观念等等不能相差太多。婚姻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平衡,平衡意味着相似的消费观、成长历程,匹配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一致的选择,意味着匹配的双方对未来的相处和生活可预期,不至于说委屈了自己。我们生活中听到的种种家境差别太大引发的矛盾,大都是家境不如的那一方的无法平衡导致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是婚姻自由,提倡自由恋爱。自由恋爱,核心是自由选择,我想这是现在年轻人看重的吧,但是相亲不也是一种自由选择吗?相亲只是作为一种认识异性,拓展异性圈子的渠道,在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不同的异性,都会认识并筛选能够合得来的工作伙伴。相过以后喜不喜欢,处的好不好,都是两个人的个人行为。其实不论是相亲还是爱情,并不在于怎样认识的,主要还是两个人怎样相处,会不会为对方考虑,能不能对对方付出,懂不懂得谦让、信任、关心对方、理解对方、体谅对方。一说起相亲,很多人天然就排斥,无非是觉得相亲是一种赤裸裸的等价交换,并掺杂了长辈过分的热情和极力推动。我们必须看到,符合长辈眼光的,很可能是不符合年轻人眼光的。比如,形容一个男的老实踏实会过日子,有点像是在说他不是那么有生活情趣,可能人比较木讷、话少;而说一个女的老实居家家务精通,可能在说她长相一般,不懂打扮。大家都会挑优点讲,无可厚非,就看你认不认同ta的优点了。至于缺点就要等你来发现咯,也只有相处了,缺点才会暴露出来,而就看你对这些缺点是怎样的态度,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不能忍受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和底线。比如,有人会嫌弃女的花钱大手大脚,这个标准就不够具体,花多少算大手大脚,花在什么地方算大手大脚?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对于相亲是一种排斥的态度呢?一方面渴望能够尽快遇到另一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通过相亲来博取异性的认同和青睐。综合我看到的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明,有以下几点:
1.身边很多人都是自由恋爱的,自己也希望以这种方式来获得爱情,相亲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对现实的低头和妥协。
2.相亲是从新认识一个陌生人的过程,对于陌生人天然就有一种心理防御,无法完全敞开心扉,让人感觉不好接近,爱答不理会给人一种没兴趣和冷漠的错觉。
3.相亲来自于自己的亲朋好友的介绍,牵涉多层多方面的关系,需要考虑到当事人以及介绍人的情绪,这种情况远没有自由恋爱来的轻松,再加上父母和长辈的催促、制约和劝说,会心累、有压力和身不由己的苦恼。
4.相亲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交往,一般是明确结婚为目的的,很多人不喜欢这么功利性的选择,有的人只是希望遇到自己想要谈恋爱的另一半,并没有做好步入婚姻的准备。
年轻人会觉得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感情表达方式,有自己的择偶标准,不希望家人过多地干预。然而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找到心仪的另一半,也有不少父母是希望能早日抱上孙子孙女的。父母的过多干预,以及亲朋好友的过分声张,以及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都会成为影响单身人士对于另一半的判断。如果相亲相的多了,除了会自我怀疑之外,还会被人贴上“太挑”的标签,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排斥相亲并且担忧的。另外,我跟一个相过很多次亲的同学聊起他的经历,他说:遇到很多烂桃花,正是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她们早做打算啊。而且不要认为只有女方会挑男方家境,男的也一样,家境好的女的也是男的优先考虑的。
建议那些还单着的又有些排斥相亲的朋友们,能够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去思考相亲这种做法。相亲过程中也不要太在意介绍人的意见,幸福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起到帮衬的作用,能不能抓住幸福还要靠自己是否认真对待,是否愿意去接纳一个人,重新开始一份新的感情。如果实在不愿意通过相亲来结束单身,那就认真地对待身边自己有好感的人吧。
我们会听到这很多这样的言辞:“赶紧找个人吧,老大不小了”、“差不多就行了,你到底要挑什么样的?”、“你看你在老家的同学都结婚了,你再不早点出去找对象,好男人就都被人挑走了!”、“女孩子天天就是工作,以后有时间照顾家庭吗?”。言下之意是,年纪不小了,赶紧放低标准找个合适的人妥协吧!似乎在长辈的眼里,女孩子迟早都是要嫁人的,最后也都是以家庭为重,照顾家庭的,没必要把事业看的那么重。我不否认,在适当的年龄做应该做的事,可能长辈觉得,这个年龄就该是成家立业的。但年轻人认为,趁着年轻,不是应该多见识见识世界,开阔眼界,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物吗?我们不愿意太早地被家庭束缚住,失去了自由。对于婚恋,有合适的对象也不要犹豫,没有也不要纠结,用职业生涯最好的几年去进阶成长,然后在挑选配偶的时候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谨慎对待婚姻,不要迫于各方的催促和压力,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草率地进入了婚姻,结果性格差异很大,很难磨合,而追悔莫及。毕竟,鞋穿在我们身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这其中有一个矛盾,20来岁是最具青春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对于男女来讲都是事业的上升期,但这段时期却同时也是女孩最好的生育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男孩不受此影响。现在,普遍认为女人30岁是一道坎,超过30岁的女人迅速被贬值。不管你承不承认,生育仍然是现阶段大多数家庭看重的第一要素,更别说丁克了。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任何贬低女的想法,只是在说明一个事实,30岁往上确实对女人怀孕和生育非常不利。如果排除生育,确实让人生更广阔,年龄不应该成为判断女性价值的标准。我尊重和欣赏独立自主的女性,也认同婚姻要共同经营、家务分担。婚姻,对于男人来说像是庇护所,对于女人来说却像枷锁,像是一种剥夺。女人嫁给男人,还要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照顾小孩,而男人更像是找了个“保姆”来照顾他。有妈宝男的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女孩子嫁给儿子,最重要的是照顾好他,不然怎么叫新‘娘’呢?”。一旦嫁给“巨婴”式的“妈宝男”,女性的地位将直线下降,婚姻的体验将非常差。现在的女性越来越独立自主了,不再需要一味依附男人了,经济话语权也在提升,说明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女性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伴侣,其实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个人需求。尽管我们会认为,婚姻依靠的是缘分或者多种因素,但实际上,选择从来不是偶然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和预期,正如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择偶观,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基础的标准,年龄身高长相学历等等,更进一层的标准,性格、兴趣爱好、三观、未来规划等等,或高或低,幸福的程度取决于需求的满足程度。人们常说,缘分未到。那么,什么是缘分?我把它解释为概率。茫茫人海中,两个人恰好看对眼的概率。合适的程度,称之为匹配度。随着年龄被拉长,大家面对的分岔口越来㛑多,三观和性格越来越多元,匹配度也急剧下降。
那么,什么叫合适?相似还是互补?理想的情况是,精神契合,具体讲是,性格合拍,交流顺畅,两个人对未来有共同的目标。但是,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人将感情不和归咎为三观不合,可是,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三观一致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常态是,相似而又不同。什么是三观不合?对对方的三观无法理解和接受,以至于相互嫌弃和讨厌,这叫三观不合;纯粹是兴趣爱好不同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对方兴趣横加指责和干涉,这叫三观不合;没办法同等沟通,认知层面上不在一个水平,对方不想听也不愿意听,你就会觉得乏味,那就没办法交流下去了,这也叫三观不合。引用一段话说明:你喜欢旅游,但他却说花钱找罪受,旅什么游,还不如在家打游戏;你喜欢读书,但他却说读书有什么用;你喜欢买束花放家里,他却指责你装文艺;你教女儿跳舞、钢琴、画画,他说一个女孩子家反正要嫁人,费那么多心干嘛。三观不同的两个人真的相处很累,很简单的一件事,对方就是不能理解,你也无可奈何。
原先的我同意这种观点,但现在我又有新的理解。相处得好,并不是因为三观相合,而是包容和理解。其实当你深刻理解彼此的差异,理解每个人标准的不同,就能在无关原则的事情上,做到一笑置之。充分理解差异,就要充分尊重对方和你不同,你不能要求对方按照你的标准做事。所谓自私,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是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很多时候,其实没必要对立,求同存异就好,存异的基础是平等,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是不利于沟通的。好的关系,不是得到的更多,而是计较得更少。生活中,即使家人之间,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也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更多的在于,遇到问题沟通,不剑拔弩张,不争对错;遇到争吵,总要有一方先做出示好和解,而不是冷战;无关原则的,哪怕迁就一下又如何。很多事情,可以商量着来,大家各退一步,找到彼此接受的方式来生活。
理想中一段关系的开始,是先有眼缘,再有交流,后有感情。我们这一代的爱情观,不希望有个人牺牲她的工作、所在的城市,以此来成全另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相互成全,大家都不要牺牲彼此喜欢的事业。需要一方牺牲自己换来的感情,对于另一方来讲都意味着压力,而一旦出现感情危机,将伴随巨大的委屈和失望。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最重要的是,聊得来,即沟通顺畅。聊不来,其实是源于彼此信念和价值观的不同,这份不认同,让两个人越来越陌生,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而聊得来,是对彼此价值的肯定和接纳,它会使两个人在心里上的距离,日渐趋近,从而产生吸引。没有交流,就无法进入彼此的世界,更不会有关心。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觉得舒服,接受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沟通交流不冷战,并愿意为对方作出好的改变。相处之后,充分了解彼此,在知道了彼此的缺点以后仍能不嫌弃和讨厌,这段感情大体是没有问题的。当一段感情,渐渐地很敷衍,缺乏热情,无意于成长,更无意于好好相处,也不愿意接受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没有做出好的改变的话,那么就没必要继续下去了。沉默永远是疏远的开始,当两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的时候,实际上这段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了。
我一直认为,感情到达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婚姻。很多人,“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没遇到该结婚的感情”,或者时机未到,并没有让ta感受到对方就是ta想要安定的那个人。我很反感,认为“婚姻是搭伙过日子”,这种观念是老一辈的人的想法吧。婚姻不是需要一个搭伙过日子的人,而是需要彼此认同,互相理解和支持,一起成长并成为更好的人。婚姻里,遇见那个懂你并愿意给你回应的人,便是最好的福气。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写道: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标准了。
什么是婚姻?我想未必很多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婚姻,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一种经济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它是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的,双方在这段关系中各取所需。对于向往自由的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崇尚自由几乎成了一种本能,对于婚姻,更多的是一种担忧,担心被一段关系被孩子束缚住,被一堆的关系捆绑,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就从此失去了自由。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进去。不得不说,婚姻这纸契约,确实对人的观念和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是对恋爱关系一种坚实的保障,它会让这段关系充满安全感。举个例子:当你对对方感到失望和不满的时候,婚姻会让你站在“we are a team”这个角度,去积极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恋爱那样,一边沉溺于情绪,一边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要不要换个人”。婚姻,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你得照顾彼此的感受,忠于婚姻,忠于家庭,孝敬对方的父母,共同抚养孩子。如誓词上说的,“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结婚”?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知道身边的人都陆陆续续结婚了,自己年纪到了也就该结婚。对于独立自由的“不婚主义”来讲,这是一个百思不解的天大难题。“钱我会挣,饭我会做,家务我会打扫,嫁给一个人,不但要照顾他的感受,还得孝敬他的父母。”婚姻,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互相满足需求,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求的满足程度。婚姻可以满足什么需求呢?它可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婚姻对双方来说,经济共享,责任共担,互敬互爱,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情感的满足,赢得更多的尊重,社会信誉度也好,并且可以共同应对未来的风险。一个美好的婚姻,能激发人性中的善,让人有动力去完善自己的言行,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拥有更好的生活。对待婚姻的态度,我觉得应该是:期待而谨慎,任重而道远。结了婚意味着你们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一起,意味着以后几十年的生活有另一个人的介入,一个聊得来、性格合拍的对象才能让婚姻幸福地走下去。
平淡的生活是对相爱的两个人最大的考验,婚姻是需要双方共同经营的。本质上,经营的是情感需求,而婚姻中,最大的危机是:不耐烦,没话说,没时间。这让我想起,婚姻危机的“七年之痒”。什么是“七年之痒”?据我所知,婚姻要经历两个危机期:1.双方缺点开始暴露的新婚期 2.好奇感逐渐减弱的敏感期。后者就是所谓的“七年之痒”。回到我一开头提出的:为什么老一辈的人能够白头偕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大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法院审结的离婚纠纷案件140余万件:73.4%的案件,原告的性别为女性,年龄相差0-3岁的夫妻最多;77.5%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请离婚,婚后2-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接近74%)的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来的。一方面,这是女性经济独立的体现,也侧面说明了女性话语权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女性,更注重婚姻的质量。从我们对于长辈的婚姻,以及我们身边的所见所闻,虽然女性的地位在上升,但仍旧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在老一辈那个年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弱势更明显,对女性的压迫更大。那时的女性,完全就是家庭主妇、全职太太的角色,照顾一家人的起居,做家务、带孩子、服侍丈夫和父母,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在她们观念里,是没有离婚的概念的,嫁过去了就是一辈子的事;离婚也许是一件惊世骇俗的现象,并且女人离婚的成本也非常之高,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和无家可归了,以至于吵吵闹闹也好,日子还得过。说起来耐人寻味的是,男人哪怕对感情不忠了,也是不愿意离婚的,而女人更多的看在孩子的份上,默默地忍受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走过了漫长的婚姻,当年老了一切已成习惯和看淡之后,就无所谓好坏了。
现代的婚姻,随着时代的改变,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女人不再是以前照顾一大家子的家庭主妇了,独立自主意识开始觉醒,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离婚的成本和代价也变得低了,完全有能力也有魄力结束一段不美满的婚姻。婚姻破裂,背后体现的是男女双方经营不善导致的结果;“七年之痒”,体现的是男女对于婚姻的“敬业”程度,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一个人,应该在适当的年龄,做自己该做的事。这似乎在提醒我,我已经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应该过渡到下一种活法,该换一个姿势了。秉着谨慎、负责的态度,我思考着以下几个问题:
1.自己是怎样的人?我身上有哪些优势和缺点?
2.什么样的女生会喜欢我?喜欢我什么?
3.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自己又适合什么样的人?
并不是人人都以事业为重,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1.事业的成功 2.婚姻的成功 3.对子女教育的成功。家庭的和睦仍然是幸福的第一要义,哪怕你事业再成功,家庭不幸福也会被认为是失败的。
爱情只需要相互吸引,而婚姻却需要相互适合。太过理性是否缺失了不顾一切的热情和勇气?而很多事情并不是单纯靠理性可以实现的,为了幸福,适时地“take a leap of faith”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