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离你的目标更近!

谈起早睡早起,大部分人已经觉得是上个世纪的生活习惯了,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晚上七八点才加班结束的工作,早睡早起,还符合这个时代的节奏吗?
但你猜猜为什么我把这个习惯养成,要放在在普通人不知不觉中变强习惯的第一条?!
睡的早,起的早的好处又在哪里?
早起者的体脂率平均比晚起者低5-8%!
早睡早起的人,颜值修复起码比晚睡的人高30%以上!
抗挫折能力的隐性应对,早起过程中的困难(如冬季起床),本质是在训练 “延迟满足” 和 “抗压力”。能长期坚持者在面对工作挫折时的恢复速度比常人快 2 倍。
另外大脑前额叶皮层在早晨 8-10 点活跃度能达到峰值,这个时候处理逻辑分析、创意输出等任务的效率比下午高 40%。
实验MIT 发现,早起者在数学推理测试中的正确率比熬夜组高 27%。
早起者每天比常人多拥有 1-2 小时 “自我支配时间”,按年均 300 天计算,5 年可积累 1500小时(相当于 80天左右),足以系统掌握一门其他技能,或者在本职工作上比其他人多出足够的学习实践,记住这个还没算早起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来节省的时间!
以上这些:颜值提升、低体脂率、高于常人的逻辑分析能力,是不是你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人生目标,现在告诉你,坚持下早睡早起,就能获得这些!

但养成这个习惯的秘籍,是要早睡,而不是晚睡后早晨晕晕挣扎着起床。
这里给大家一些能辅助自己早睡的技巧。
1.光线控制:制造 “人造黄昏”
日落模拟灯:睡前 2 小时开启暖光(2700K色温)台灯或者床灯,模拟自然光线衰减,促使褪黑素提前 1 小时分泌。
2.声音与温度优化
白噪音覆盖:播放 30-40 分贝的自然音效(如雨声、溪流声),掩盖外界突发噪音。实验:白噪音可使入睡潜伏期(从躺下到睡着的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内。
低温卧室:将室温控制在 18-22℃,低温可降低核心体温,触发 “睡眠启动机制”。
3.数字设备隔离
物理隔离法:将手机放在卧室外,改用机械闹钟。跟踪数据:实施 “手机禁入卧室” 的人,平均早睡时间提前 47 分钟。

读书,读更多的书!
这里指的读书是阅读书籍,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我们的真实用处,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知道!
人要想成长,要去跨越阶层那么一定是认知先到,随后才能把你带入你一直追求的环境和层次。
如果你不通过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来树立你更好的价值观,你所有的认知智慧只能被迫由身边的人和环境来决定,因为没有其他输入途径了,慢慢就会被周边的人和环境给同化。
一些名人通过大量阅读来改变命运的列子我就不去多举了,仔细观察下你身边人忽然发生翻天覆地的成长,那么问问TA,一定是坚持了多年的阅读习惯坚持到了一个爆发的零界点!

用实践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我们通过阅读扩展了自己的认知后,一定要去养成实践的习惯,认识世界的能力变强后,接下去就是要锻炼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员【实践论】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怎么样锻炼知识增长实践智慧的习惯
主动去创造学习后的实践场景,比如,学习了一些新的编程,哪怕没有工作项目,你也给自己一个开发出新功能app的目标。

学会销售技巧后,隔天,就整理出部分客户对应的使用这些技巧去销售下自己的产品,看看效果怎么样。
学习了大把恋爱心得,去运用到生活中找个人来一场爱恋。

人生的意义本来就是各种体验,读书扩展了认知的边界,学习知识后的实践使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低成本的改变命运,记录自己!
托尔斯泰:人生若没有记录,就犹如失色的画布
人大部分行为其实都是无意识的,每天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吃饭、学习、赚钱,,被手机推送的大数据来塑造自己的喜好,乃至与人交往谈恋爱也是被动的受别人态度的影响,然后用盲目的做出决定。反应,情绪波动而不自知,
如果你不停的记录自己,无论是去拍照,去写作,还是频繁的分享日常,本质上就是通过生命系统的自我觉察,把生活中的无序生命体验转变为可视化的心理结构,
有记录才能觉察,而觉察到了才会发生改变。经常记录的人能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源于自我塑造,或者说是大脑对自己的偏见。不太自信的人有可能是长期在被打压的环境下,不断忽视了自身的优点,即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会把它归为别人的帮助,或者是自己偶尔的运气。
而个性回避的人,则是可能因为父母的忽视抛弃,那就放大了自身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就算有人向他释放善意,他也更倾向于怀疑、失望,然后远离。换句话来说,我们的大脑会篡改记忆,让记忆更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而远离我们的真实情况。
这样的话就导致如果你没有觉察,自我评价低的人就会越来越消极。反之如果自我评价过高,则大概率会因为理想认知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不必要的挫败感。
但如果你经常记录,那就相当于给记忆设置了一个确切真实的锚点。遇到挫折就看看以前的成就,自负了,就吸取过去的失败教训,失意不消沉,得意不忘形,建立起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人格的稳定,人生的一路向上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养成人生记录习惯还有着太多意想不到的人生惊喜
有个魔都每天上班来回途中足足有4-5个小时的普通打工者,某个深秋通勤日的清晨,薄雾笼罩着街道,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阳光透过车窗洒在邻座女孩的身上,为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漫长的通勤路上,藏着无数被忽略的诗意瞬间。
从这天开始,他用短视频,照片,文字用心记录每天漫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捕捉这每一刻充满生活温度的场景,早餐摊小夫妻默契配合的身影,地铁口流浪歌手的深情弹唱,陌生人之间让座的浓浓暖意,春去秋来,他的记录见证了每天横穿大半个城市的日升月落,也记录着一个个他这样普通人的生活百态。
一段时间后,他不仅在本来沉闷的通勤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更因为不断在平台上上传自己的所见所想,拥有了十几万粉丝的账号,不断能接到广告主的邀约合作,曾经如此苦闷的通勤体验,因为他的用心记录,竟然开出绚丽的花朵。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耀耀生辉!

当我们去拆解那些【突然成功】的人生!去研究一下TA们来时的路就会发现:早睡早起省下的1500小时、阅读沉淀人生的认知厚度,实践打磨出的技能精度,记录锚定的成长刻度,早在时间里织成了改变命运的密网!
这并不是反人性的苦修,而是与生命节律的和解!
从今晚开始,调暗2700K的床头灯,在白噪音里合上一本未读完的书,用手机记录下今日的情绪碎片。当明天的闹钟再一次响起,那些曾以为遥不可及的目标,早已在日复一日的习惯里,牢牢的被你踏在了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