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买东西的人,他去卖东西,
通常来说,也会卖得很好。
道理很简单,一个硬币的两面。
一个人买东西时,知道这个东西好在哪里,
他卖东西时,也能把这个好处说清楚,
别人也更愿意买。
这个东西可以是实体产品,
比如房子、车子、苹果;
也可以是虚拟产品,
比如课程、服务、咨询。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
只有理解价值,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
在网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老板,
花几万、十几万进入私董会,搞关系,买咨询。
然而,很多网民觉得他们被骗了。
嗯,被骗的情况也的确存在。
但也要注意到:
如果这些老板都是傻子,
他们不可能轻松拿出几万块,
也不可能到达现在的阶层。
如果那些网民都是聪明人,
那么很多人,不应该只是一般的打工族。
问题出现在哪儿?
出现在价值的判断上。
实体产品的价值,有些人还能判断出来。
至于虚拟产品的价值,能判断出来的人,很少。
这源自于人类的基因本能。
在原始社会,
手里捧着打来的猎物、摘来的果子,
人才有安全感,才能活下去。
这种把实物拿在手里的获得感,
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
如果一样东西,没有让我们有这种感觉,
我们不觉得自己获得了什么。
在现代社会,为虚拟的知识和经验买单,
看不见摸不着,
很多人心里依旧不踏实。
这也是很多人在骨子里,排斥知识付费的原因。
如果要成为赚钱高手,
必须要突破这种潜意识和本能,
必须要学会分析一些无形东西的价值。
以我们经常听说的私董会、商学院为例,
这些都是骗子吗?
很多人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割韭菜,收费那么贵。
但真相是,这些都不是割普通人的,
是用来“割”不普通的人,比如老板。
老板大都是精明人、聪明人,
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愿意被割呢?
除了花钱来学习商业知识外,
他们可能还在买其他的。
比如,
花钱找到同频者:现实中和老板能对等交流的很少,
而能花几万报个班的人,水平大都不差。
花钱买客户:有些产品卖给老板,赚钱又轻松。
那些卖保险的、卖茶叶的、卖减肥药的……
都是冲着成交才来报名的。
…………
有钱人大都不傻,是不愿意做亏本买卖的。
有些行为很难理解,那是因为很多背后的价值,我们没看到。
总之,只有理解价值,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
一个卖课的人,
他自己从来没有买过一万元课程,
他自己卖课,敢卖到这个价格么?
他一般只敢卖99、999,
因为他不知道一个课程价值上万,
这个核心理由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老板呢?
别说一万了,十万的管理课程,可能说买就买。
如果之前,他团队的每月营收100万,
他通过这个课程学到了一些东西后,
可以让每月营收提升5个点,
两三个月,学费就回本了。
换做是你,敢不敢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