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五大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RP)
开闭原则 O(Open Closed Principle
面向扩展开放,面向修改关闭,可扩展
一个方法只做一件事情(函数的功能单一)里氏替换原则(LSP)
子类可以代替父类接口分离原则(ISP)
把大的接口拆分成小的接口(功能单一)依赖倒置原则(DIP)
只依赖接口不依赖方法,不关心底层的实现方法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最少知道原则
函数中传入的参数越少越好
六个创建型模式
-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七个结构型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适配器和桥接模式虽然类似,但桥接的出发点不同,桥接的目的是将接口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从而对他们可以更为容易也相对独立的加以改变。而适配器则意味着改变一个已有对象的接口。
- 装饰者模式增强了其它对象的功能而同时又不改变它的接口,因此它对应程序的透明性比适配器要好,其结果是装饰者支持递归组合,而纯粹使用适配器则是不可能的。
- 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它的接口的条件下,为另外一个对象定义了一个代理。
-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装饰模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只要是想增强类的功能,而适配器模式则是一个补救模式,一般出现在系统成熟或已经构建完毕的项目中,作为一个紧急处理手段采用。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十一个行为型模式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观察者模式:你进入餐馆,坐在餐馆里等待叫号,当叫号时,你就知道又有人可以吃饭了,你会下意识的看看自己的号。
这个过程就是观察者模式。餐馆是观察的对象,餐馆的座位是观察者队列,叫号时通知观察者(顾客),看号码就是执行相应的函数,再比对叫号和自己的号是否一致来觉得是否去取餐。发布订阅模式:你取了一个号,但还想去其他地方逛逛,然后你用微信扫了号码,就走了,当叫号时,微信会推送消息给你,这个时候你就会看看自己是否到号了。
取了一个号扫码就是加入了一个消息队列,叫号的时候就能推送给你,微信就是这个中间队列。当餐馆叫号下一个的时候(发布),这个时候扫码过的人就都知道了,然后会查看自己(观察者)的号码(更新)。
-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学习难度:★★★★☆,使用频率:★☆☆☆☆】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