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台湾另外一种译名为:泡沫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对 n 个项目需要O( n^2)的比较次数,且可以原地排序。尽管这个算法是最简单了解和实现的排序算法之一,但它对于少数元素之外的数列排序是很没有效率的。
简单来说,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的大小,如果顺序错误就交互位置,通过进行n-1次lun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由于它的简洁,冒泡排序通常被用来对于程序设计入门的学生介绍算法的概念。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如果 n 个数进行排序,就需要从第 0 个数字到 n 进行冒泡交换,交换一轮完成之后就可以再次执行第二轮,一直到执行 n - 1 轮,排序就完成了。js 代码如下:
伪代码:
// 确定数组
const a = [1, 3, 0, 2, 4, 5, 6, 1, 213, 325, 6]
const bubbleSort = (arr)=> {
// 获取数组个数
const length = arr.length
// 一共执行 i = length - 1 次排序
for (let i = 0; i < length; i++) {
// 扣除掉每轮不需要比较的数组(第一轮倒数第一个,第二轮倒数第二个,第三轮...)
for (let n = 0; n < length - 1 - i; n++) {
// 如果前面比后面大,调换位置,用了 es 6 解构赋值语法。
if (arr[n] > arr[n+1]) {
[arr[n], arr[n + 1]] = [arr[n + 1], arr[n]]
/*
* 不采用解构赋值语法
* var small = arr[n + 1]
* arr[n + 1] = arr[n]
* arr[n] = small
/*
}
}
}
return a
}
bubbleSort(a)
其实,只需要记住冒泡排序需要经过两次循环,两次的差别仅为第二次需要减去第一次循环获取到的变量,总体来讲还是很简单的。但是因为它是一宗比较慢的排序,实际中使用的并不多。
冒泡排序除了它迷人的名字和导致了某些有趣的理论问题这一事实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推荐的。 ——Donald E.Knuth
详细代码地址为 冒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