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与青春私奔》之前,我对高晓松的了解皆来自花边八卦。
网友爱称“矮大紧”
离婚了,“荷尔蒙促成的短暂婚姻”
酒驾锒铛入狱,铁窗内求自新创作《大武生》主题曲
自拍磨皮,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
不过,就在前几天,我买下了这本2013年就出版了书,改变了我对他看法,进而引发我自己的某些思考。书中对他作词/曲家、音乐制作人(校园民谣泰斗)、作家、从出生就与清华大学结下不解之缘的等等身份介绍一笔带过。
今天笔者也不细说他那金灿灿的背景,想跟大家分享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他的“诗和远方”。
如果问你高晓松有什么名言语录,你可能说不上来,但你一定听过那句脍炙人口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高晓松说:远方是一种召唤。并致力于去寻找魂牵梦萦的地方;追求从没去过却早在心里扎了根的远方。其实,没有人是不渴求远方的,因为远方,只要心里有这个东西,随时就能有,同时远方有似乎很远,不是距离,是因为离你心灵的距离远。所以,他说如果不买房,就去旅行吧。先去因为电影、音乐、文学,甚至因为动漫,而在你心里曾经生长起来的,让你刻骨铭心的城市。亲自去看看那里的建筑和街道,和你魂牵梦绕的是一个摸样吗?
有人问:“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他答:“幸福的基因(即感知幸福的能力)。幸福取决于你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而不在于你实际拥有多少。20岁就应该觉得生活欠了你,找点什么目标去为之奋斗,立志要狠狠的把生活踩在脚下的; 到了40岁就应该知足常乐,豁达面对生活,活出真性情。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困惑,虽说人总归要被生活打败!但趁年轻还能动,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吧。
生活中常常遇到:
客户太难搞,让别的同事试试;
行业没前途,身边人都做不好,我也考虑转行了;
做设计师加班,改稿,太苦逼,随便摆个地摊都比这强;
写文章持续输出太费脑,断更其实也无所谓,反正我也不靠这吃饭......
很多有时候,成功与失败真的只是一念之差!没有人只充一次电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奥斯卡奖、格莱美奖。每一个作品都不对应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方,每一个作品对应的都是一个人完整的一生。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这里把气质换成作品,同样适用。
早期,我所理解的“远方”就是单纯的旅游。我也向往远方,所以从二十岁开始每年都要去不同城市,知名不知名的景点看一看,古镇里瞧一瞧,再把当地的特色美味吃一吃。地点选择根据荷包里的银子而定,富则深游,贫则穷游!走过这几年,我开始怀疑,自己向往的“远方”,难道仅仅就是买张车票,到了一个陌生地,拍几张照,发个说说,再带一大包特产回去送人这么简单么?我觉得不是的!看过这本书我才幡然醒悟:我的远方其实就在我心里,它就是尘封在我心中的那个梦想......
当我不甘于行政的平淡,苦学设计的时候,那一张张的设计稿就是我的远方;
一直不间断阅读,即使在高饱和的工作状态下,鞭策自己狂啃各类书籍,熬夜输出的时候,这一行行的文字也是我的远方;
我一直在路上
有时我看着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有时我看着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有时我看着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有时我看着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从春花到秋叶,从夏雨到冬雪
世间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想起曾是同桌的你
是否还能记起谁在上铺的兄弟
在那些青春无悔的日子里,邂逅恋恋风尘
如丧的那些过往,让人回忆起一阙歌
一首诗,甚至是曾经的一霎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