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去、关于爱情

“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也可能会喜欢上很多人,但最终那个人会是谁,就不得而知。”记得这还是很久之前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当时除了表示赞同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言语。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却不清楚这究竟算是真的洒脱,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无奈。

的确,终其一生,总会有太多的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断地来来去去、走走停停。不过,很多人却只能够陪你走上那么一阵子,很可能下一个路口、下一条街,天还没黑,而同行的那个人却早已消失不见了。所谓的那种“一条道走到黑”,也不过如此吧。于是乎,便开始用这样的话语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以此独自舔舐伤口。与其说是洒脱,倒不如说是真的绝望。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自己最为喜欢的时代,我想大概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民国。社会逐渐开化,西方的思潮与服饰等内容纷纷传入中国。一时间,追求民主与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压抑下生活着的中国人民,似乎在一夜之间开始懂得了遵从自己的内心、懂得了为自己而活。

此时的他们,开始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爱情,而再不是先前那样只知道一味地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再地压抑与克制自己的情感。但由于当时也还只是刚刚处于社会变革的初步阶段,大多数人的脑子里还是有着那种传统的意味。在对待爱情方面,有他们自己的执着、也有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独有的矜持。会奋不顾身,也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眼里再无其他,一时间只觉得先前的岁月里,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于是乎,即便现在,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也依旧还是有那么多为人们所一再称道的爱情故事。譬如鲁迅之于许广平、沈从文之于张兆和,以及人们更为熟悉的,一代才女林徽因与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故事。这大概便是向我们诠释出了所谓“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再好不过的范本。

倘若某天,我忘了爱情的美好,我想我会再看一遍那本张爱玲的《半生缘》。早在很久以前就从电影当中了解了大致的剧情,但看到文字版的结尾之处,还是充满了太多的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情感。撇开那些社会原因与家庭背景这些方面的内容,最终不能够在一起,更多的原因还是由于他们自己本身不够勇敢。不过,在故事的前半部分所描绘出来的那种场景,足以让每一个看过的人动容。明明相互喜欢、却又不敢直接向对方表明心意;明明有太多想要说的话,却还是一再地克制着。

这是那个年代才会有的情感状态,然而现在,一切都太快,人们每天都像一个陀螺似的不停转动,没时间也没精力让自己慢下来去看一看路边的风景,没时间跟家里人谈谈,甚至也没时间好好恋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追忆往昔,缅怀昨日。越来越多的人唱起了木心先生所写的那首“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嗯,从前真的很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不怎么会做饭,还记得结婚前和婆婆聊天,我说我不会做饭,婆婆说没关系你们都一直在上学,不会做饭很正常,婚后...
    景景相依阅读 2,586评论 0 0
  • 文/妙琳女孩 读书的时后父母常常在耳边唠叨“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只有去要饭。”“你不好好学习你注定没出息。“你不好好...
    妙琳女孩阅读 2,642评论 0 0
  • 今天,算算日子离开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也终于明白这句话,原来,心真的会疼。你很优...
    离离原上草的璃阅读 1,215评论 0 0
  • 课上结合最近几次微作文把虚实结合的写法讲了讲,想起以前教材中一篇文章,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学生懂一点...
    绿百合阅读 9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