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理想的德育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现象。前段时间的罗某弑师事件,还有学生校门前打母亲等事件,向我们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做教师的,做家长的,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出我们心中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好孩子?今天来谈谈我心中理想的德育。

首先,重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德性。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是在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中,在孩子与父母亲人朋友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在与玩伴游戏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互相谦让。我们的父母星期天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如果偷拿些小物品,这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养成偷拿别人的东西。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的品德与修养做好榜样。我们不能空口讲道德,那样道德教育效果会很脆弱,很苍白无力。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体悟道德。在看到一些道德行为后,自己去评判,内化成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二,重视书籍对人道德形成的滋养。读书能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要想真正让学生接受道德教育,首先要让道德教育走入学生的心灵。从内心去感化他们,唯有书籍能做到。所以,学校要想提高道德教育,就要引领学生去读书,创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中确定人生的坐标。

第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每个人都有追求真善美,鄙弃假恶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校美育教育中,形成道德修养的完善。我校这学期开设了葫芦丝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音乐陶冶情操。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增加色彩。

第四,重视学生的心灵沟通和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求知习惯,德育是培养学生的求善习惯。一个心怀感恩之心的人,品德不会坏到哪去。所以,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前几天我们班有位学生,一连三天都偷别人的营养餐。我把他的家长叫到学校,家长说家里的面包他从来不吃,不知道为啥他偷别人的面包。我想这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我没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而是和她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他向我保证以后不拿别人的面包了。所以道德教育,有时候真的不是简单的批评表扬,还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德育教育会更加美好,社会会更加和谐。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岑庚涪 通常穷则思变,这是每个穷人应该需要的观念。我很早买过美国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但是我现在还是很穷...
    鲍川克阅读 3,247评论 0 0
  • L小姐在大一的时候,进学生会,报的宣传部。L小姐是所有新生中第一个进去的,她发现主席团的一个学长曾跟她在新生群聊的...
    罗贡子阅读 1,477评论 1 0
  • 01 电影《one day》中有一幕,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女主角“艾玛”时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吉姆·斯特吉斯饰演的男主角“...
    李小狼不狼阅读 13,717评论 27 11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