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阳光明媚,万物生辉,今天是个好日子。
大姐大女儿婚宴就在兹日。
几天前接到通知,让单位老少姊妹都来喝杯喜酒,沾沾喜气。
今天的喜酒可不是一般的喜酒。应该是喝过的最高兴,最香甜,最让人期盼已久的“高度”喜酒。
大姐大女儿国内高端985大学毕业,去国外留学并取得了绿卡。忙于工作,忙于事业,一年也难得回国一次,更别说自己的终身大事。直至事业有成,工作稍有喘息的机会,年龄也到了30+的而立之年,才将结婚成家之事纳入日程。
三十多岁的女孩在国内,特别是在我们小县城,已属于大龄青年。对于今天新娘的婚宴可以说是众人所盼、众之所望。这喜酒的含金量也是蹭蹭向上升,气氛比往常更热烈、更浓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都像是自己孩子结婚那么的眉开眼笑,那么的兴高采烈。
我们的大姐大更是运筹帷幄处事周全,为了让众多老年人与年轻人,已退休与未退休,居住在阳谷与安营扎寨在外地的姊妹有一个见面聊天的机会,近乎把所有姊妹同事朋友都聚集了今天这场婚宴里。
不论是身居省城,还是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不论是四十不惑还是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穿越二三十年的同事、朋友皆在这场婚宴里跨越时空相聚在了一起。
对于我们来说,盼这一天已是好多天。掰着手指算日子,……,三天,两天,一天,终于等到了今天。
一大早朋友就打电话商量几点去。本意是早点早点再早点,尽早去分享这幸福的时刻,尽早去沾沾这期盼已久的喜气,尽早去见多日未见的朋友、姊妹与同事。能在这样的场景,幸福着婚宴带来的幸福,快乐着婚宴带来的快乐,叙叙旧聊聊天,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甚至连话题都积攒了一萝筐,就等着见面后的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计划不如变化快,由于不可逆转的事情耽搁,本想早早到达的意愿落了空,几乎落成了最后赴宴人。
只能见空插针,争分夺秒地与姊妹同事打招呼,简话题。意犹未尽地各就各位,跟随喜宴的启动程序,喝起喜酒,吃起喜席。
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在大家共同的祝福声中,在红红的酒杯碰撞声中,在喜爸爸喜妈妈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同与大家干怀酒的万千幸福之中,同举手中杯,共饮幸福酒,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动人画卷,甜密、快乐、幸福溢满整个婚宴。
“笙歌虽散,余音仍绕梁;灯火阑珊,意犹未尽”。喜宴虽然结束了,可姊妹在一起的叙旧聊天好像还意犹未尽,情愫难断。八九个人又一呼百应,一同赶往朋友的办公室接续前缘,继续那些已经吊起胃口还未聊深聊透的话茬。
从过去聊到现在,从工作聊到家庭,从子女聊到婚姻,从进入社会聊到退休,从退休聊到养生……,如开一个茶话会,又如一个座谈会。如不是到了上班的时间,这“会”怕是真要开到华灯初上,灯火阑珊。
这场婚礼远不止是两个年轻人的结合,更是一个群体的情感纽带,连接起遥远的过去与现在。也是一段共同记忆的更新与延续,让我们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更让我们这些“老少姊妹”重新找回那个相互温暖、共同成长的集体记忆。
这次充满幸福的相聚,切切实实感觉到有些珍贵的东西从来不会改变——同事情谊的纯粹,共同记忆的厚重以及彼此真诚的祝愿。
非常感谢大姐大缘于女儿婚宴把我们老少姊妹又聚集在了一起,在分享女儿喜悦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温了自己远去的青春与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