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印记

        步入中年,也许是怀旧的缘故,一些儿时的记忆,熟悉或不熟细的人和事,时隐时现,常常出现在梦中,温暖如春,伴你前行。

        依希记得四五岁的时候,春回大地,天气一天天变暖了。大沙河畔处处孕育着生机和生命,白杨树吐出了新绿,榆树也已长出了榆钱儿。母亲孵了一窝小鸡,鹅黄的绒毛,走路唧唧歪歪,煞是好看。一天,母亲把小鸡罩在筛子下面,放在热坑上,出工时嘱咐我,坑太热了,要把小鸡及时移到冷处,我满口答应,我怎么舍得让小鸡遭罪呢?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已无从考证。等母亲出工后,我早已把母亲的吩咐忘得一干二净,竟和一群野小子爬城墙,钻水沟,捉泥鳅。玩得正尽兴时,远远看见母亲提着一根棍子旋过来,我一看不好,一溜烟跑回家,掀开被子一看,一个个小鸡早已四脚朝天,一命呜呼了。唉,这些可怜的小鸡,真是一失手,成千古恨。焉了的我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训斥,现在想来,那些小鸡也实在太冤了,竟惨死在我手中。

        夏天到了,骄阳炙烤着大地。下了几场暴雨,大沙河终于发大水了,浑浊的洪水裏挟着泥沙冲开水道,夺路而下,冲刷着两岸的农田,岸边的杏树也被连根拔去,河道时而宽,时而窄,冲出了许多浅滩。等洪水过去,水势稍小,村民们把推着架子车,挎着筐拣柴禾,山沟里的柴草被洪水冲刷到下游,这儿一堆,那儿一簇,自然成了取暖的资源。我和母亲、哥哥、姐姐也加入拣柴大军,钩的钩,耙的耙,赤着脚,粘着泥巴,其乐无穷。有时,为了捡到粗点的木棍,涉滩前行,两脚陷在淤泥里不能自拔,有时下水前行,被洪水冲走,四脚乱抓。不管多么凶险,大家都不敢懈怠,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家庭半年的烟火。

        河水哗哗地响着,落日的余晖照在河面泛着涟漪,两岸的沙子依然烫脚。母亲驾着车辕,我们几个在后面吃力地推着,满载希望回家了,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夜幕降临,月亮爬上树梢,家家户户便炊烟袅袅。

      冬天到了,庄稼早已收拾到家,大地笼罩在寒气中。母亲被队里派到一个叫洪沙河的地方出工,父亲便把我们三个孩子寄养到姑姑家。

      早上太阳出来了,沟里早已结了冰,表哥表弟缩手缩脚,蜷着袖子晒太阳。胆大的用石头砸破冰,捞出冰块,立在墙脚,撒上土,美其名曰“晒油”,看谁的冰块最先晒出油来,谁就是赢家,得胜者比吃了高粱饴还要高兴。大阳越爬越高,气温逐渐上升,冰块开始融化,先是融化了一点,干土有了湿的迹象,逐渐扩大,水越来越多,冰面上留下一道道泥印,或一块块不可言状的图案,如同老人历尽沧桑满脸的皱纹,尽管北方的冬天寒刺骨,却不曾减少一点玩兴。 

        一天,姑姑在院中晾晒了一层黄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拿着不同的家什拍打着,大呼小叫,非常热闹,我也找了一根竹竿卖力地敲起来,不几下竟然折了,以为闯下了天大的祸,竟躲在堂屋里呜呜地哭起来,任谁哭也劝不住,谁又能知道那时我的小心思呢?

      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了又去,我也在大沙河阔大的胸怀中,在父辈们的疼爱下一天天长大,大沙河留下了我儿时的欢乐和泪水,见证了我的成长,成为我不可或缺的童年记忆。尽管时事变迁,物是人非,却时常走进我的梦中。

        我爱你,一个大沙河畔的小村庄,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儿时印记 小时候,每年暑假总要去家公爷爷那儿住段时间。 街上有个煤球场,我们一帮孩子在里那跑来跑去,一圈下来...
    打呵欠的猫阅读 80评论 0 0
  • 小时候,每年暑假总要去家公爷爷那儿住段时间。 街上有个煤球场,我们一帮孩子在里那跑来跑去,一圈下来一双脚漆黑...
    打呵欠的猫阅读 162评论 0 0
  • 春天的时候,我家屋旁边的小河开始有了水流,父亲在小河的两岸栽上了杨树柳树,种上了许多花。 清晨和日暮黄昏,在小河边...
    诙老斯阅读 433评论 1 10
  • 张爱玲《小团圆》中写到,年少时不见得多幸运,但却处处是经历。 今天阅读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看到这样一句话,年少...
    冰涵之家阅读 311评论 0 1
  • 这些天,雨下的够大够多的。可是我们似乎都难以抗拒它的泼辣与无情。在任何的天灾面前,一切的祈祷、努力甚至是反...
    余生有爱阅读 507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