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陳老蓮《集雅畫卷》記

家有成同學——少,尊祖命日勤習字,稍涉畫。及長已定,安於家中習字練畫,不亦樂乎!

成同學臨陳老蓮《集雅畫卷》,水墨絹本,185 x 55 cm(原畫尺寸為98.4 x 29.8 cm,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集雅圖描繪萬曆年間一群文士雅集聚會的場景。圖中面對觀音像,坐於獸皮上展卷吟讀的是米萬鐘,在他右側趺坐於蒲團之上的是愚庵和尚,右側王靜虛雙手微握躬身而立,陶幼美扶杖伏於石案上,右後側黃昭素正襟危坐,陶君奭側首背坐於樹蔭之下。

在米萬鐘左側的老樹蓯裡,從右至左分別為陶望齡,袁伯脩,袁中郎。

畫中人物各具姿態,沉浸在米仲詔的吟誦聲中。

看畫,需了解畫的背景,而了解畫的過程,也是簡介在了解歷史!

畫中人物簡介:

米萬鐘——米仲詔,米芾後裔,明代書畫家,與董其昌其名,有“南董北米”之稱,官至太僕寺少卿;

陶幼美——陶允嘉,字幼美,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副貢,善詩文亦善畫;

黃昭素——圖中的那個“鬥雞眼”老頭,黃輝,“公安派”重要作家,字畫都非常出名,字與董其昌齊名;

陶君奭(shi)——最右側人物,王陽明之三傳弟子,為左三陶周望之弟,並稱“二陶”;

陶望齡——字周望,先為翰林院編修,後為國子監祭酒,工詩善文,生性恬淡;

袁伯脩——袁宗道,明代文學家,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發起者及領袖之一;

袁中郎——袁宏道,袁宗道之弟,官至國子博士,為袁氏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另外的兩位——愚庵和尚,我私下懷疑是朱鶴齡(號愚庵,嘗箋註杜甫,李商隱),與陳洪綬同代,但與三袁應該並無交集;至於王靜虛只查到“王贊化,字靜虛,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為學佛居士”。

若有朋友查到這兩位資料,望告知,多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