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时代
在科学和哲学发展以前,人们用神话理解世界
希腊时代
米雷特斯三杰
泰利斯万物来源于水,万物皆有神
安纳克西曼德万物本源是无限定者组成
安纳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
自然派(变化的问题)
帕梅尼德斯理性是世界所有知识源泉 没有事物会改变
赫拉克里特斯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不可能两次踏入一条河。万物都是相对的 有一个 logos(普遍的理性)指导自然。
恩培窦可里斯自然物质不是由一种物质而来,而是四种元素为 “根” 聚合和拆分物质的,能量来自“爱” 和“恨”。
安纳萨玛格拉斯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构成。每个粒子中各有世界的一部分,“睿智” 的力量能组合世界,粒子称为 “种子”。
德谟克利特斯事物由一种本身不会改变的 “原子” 构成。原子不变,但是形状各不相同。没有不朽的灵魂和精神力量,灵魂随脑子停摆而消散,世间只有原子和虚空。是最早的唯物论者。
宿命论
戴尔菲的宙斯祭司
历史的合理解释
贺若多陀斯和修西德底斯寻找历史事件的解释
医学
希波克拉底人生病是因为身体不平衡,脱离自然的状态。现代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诡辩派
批判神话解释,并认为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之谜,为最早的怀疑论。
普罗塔哥拉斯人的需求可以衡量事物的好坏是非,世上有否神明和一定的规则不可知。与其追踪自然不如关心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古典派
苏格拉底通过讨论,引导出人们心中的真理。主张知识出自内心。人做事符合自己的理性就会快乐,所以知道正确了解的人就会行事有德。但他自己却觉得一无所知。
柏拉图认为自然物质流转不停,但必有一个规律不变,即 “理想的世界”。感官中的事物可能模糊不完美,但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是完美的。在《理想国》中他主张培养女性,固定社会阶层,政府培养儿童。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认识到的模型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质料的存在和组合体现了它的潜能。事物存在和发生具备四个因。试图把自然存在分门别类。发明了三段论逻辑,追求黄金中庸。理想的社会由不图私利的君主或非寡头贵族或非暴民民主。女性是不完整的男性,不提供作为人的 “形式”。
希腊时代到罗马时代
希腊文化影响到地中海所有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宗教信仰开始混合,称为 “信仰的混合”。近古时代充满了宗教质疑和文化悲观,当时各宗教都思考如何使人获得救赎,此时的哲学则关注人伦道德,如何获得幸福。
犬儒
安提塞尼斯幸福不在于外界条件的丰裕而在于内心,也不用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苦痛
第欧根尼斯请让开不要当着我晒太阳
斯多葛学派
季诺世间有至高的神明法律,就存在于自然之中,精神与物质一元。主张关心社会,所有发生的事自有其必要,无需抱怨或欢乐。
伊比鸠鲁学派
伊比鸠鲁人应当避免痛苦,追求享乐,但也必须计算享乐的副作用并计算出最大的享乐价值。不用惧怕神明和死亡,远离社会。
新柏拉图学派
普罗汀有一个上帝的神圣之光,好像森林里的火堆,自然界事物或多或少受到照射,上帝委身于所有事物中。人的灵魂最接近光源,偶尔可以体验上帝的存在。
神秘主义
通过修炼或偶然的机会上升到上帝的领域,成为上帝之海里的一滴水,印度教尤其明显
印欧文化
注重视觉,建立宏大的历史观并描绘诛神 认为历史是轮回 万物皆有神,人也可成神,途径是冥想、苦修
闪族文化
相信一神论,历史有始有终即最终审判,上帝干预历史以达成其目的 听觉最为重要,故不允许描绘神像 生命的目的在于从原罪中解脱
耶稣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但被罗马灭国奴役。人们期盼救世主,出现了并非强人的耶稣,劝人爱人,自己死来救赎大家。
保罗在耶稣死而复生之后前往雅典罗马各处布道
基督教义耶稣是神也是人,他是化身为真人的真神
中世纪
希腊罗马文化分解为西罗马天主教文化,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分别继承了新柏拉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思想传统虽受到强烈抑制,但仍有所保留。
圣奥古斯丁发现基督教义和新柏拉图派的思想一致:永恒的理想型存在于上帝心中,上帝由虚空创造了世界。哲学不能解释所有问题,有的真理只能信仰,不能推理。上帝造物都是美好,有罪恶存在是因为上帝不在(吸纳了新柏拉图派)。人可以有灵性认识上帝但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不想救人的灵魂,但还是随意为之。历史就是上帝达成理想天国的手段,以之消灭罪恶。
其后 400 年,欧洲的君主雇佣阿拉伯学者附属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有人开始结合这个与神学
圣多玛斯通过理性人可以得知上帝的喜好和一些情况,但是容易误入歧途,信仰圣经是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比如读书可以知道作者的思想结构等,但是他的生日、家庭则必须看他的传记)。生物的阶层由植物、动物、人、天使和天父构成,理解力不同。女人的身体残缺,在天国仅有灵魂时则男女平等。
从此天主教和科学关系分裂,有人认为天主教绝对不可知。产生了科学方法和宗教狂热。
文艺复兴
背景:航海业勃兴,印刷术剥离了教会的权威,经济体系转变为货币贸易催生了中产阶级。他们摆脱教会和贵族,认为人也很尊贵,人的价值以至于一切以人为本。打捞了希腊哲学的传统。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认为上帝存在于物质世界当中,触犯了教会认为的上帝与造物之间不可逾越。当时也出现了科学实证法,认为事物不见得只用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代表人物:伽利略,培根,哥白尼,开普勒,牛顿。其科学主张发展了人类不过是在宇宙一隅偶然出现的。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没有中心,每个人都可以是中心,激励了个人与上帝的沟通,触发了宗教改革。
巴洛克时代(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既有持续不断的奢靡乐观,又有退隐山林世事无常的感慨。人们觉得人生如戏,总会悄然退场。莎士比亚横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
理想主义
唯物主义 在这个阶段特别强势
霍布士自然界的所有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由物质运动产生的
牛顿的发现发展出了 “机械论”
拉普拉斯所有事情都冥冥注定,都是 “决定论” 的产物
莱布尼茨物质与精神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质可以被不断分割成更小的单位,而灵魂连分割成一半也不行
理性主义
笛卡尔(现代哲学之父) 发现中世纪的哲学都不可靠,决心以文艺复兴的成果建立新的哲学体系,发现我们拥有的知识和肉体灵魂的关系。
他希望用科学方法研究灵魂,凡是无法证明的东西就值得怀疑,在怀疑一切时发现怀疑一切这件事是真的,这也证明了怀疑者是一个思考者。我思故我在。而理性的观察真实于感官,说明心中有完美模型。但人自身不完美,这个模型必出自完美的上帝,上帝的概念与生具来。至于外物,由于是感官体验则不可靠,只有其可测量的数学特征可靠,色香味等不可量化的不可靠。人用理智认识到的事物必与现实相符。上帝创造了人的理性和物质的外延,两者互不影响,即为二元。但是人本身具有二元性,两者在松果腺交汇。
斯宾诺沙批判圣经,其教义自相矛盾,是因为严格的教条和形式才流传至今。上帝与其造物是一体,自然的一切包括意识和物质都可以分为最小的 “实体” 存在的思想、物质,都是上帝或者自然法则自己,而不是上帝操控物质和人的头脑做事。万事皆有必要性。人不能挣脱其本来的模态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没有真正自由的灵魂。如果认识到所有的事都有必要性,就能以永恒的、一体的观点接纳世界,才能获得幸福。
经验主义 (不是通过感官的体验则心中一无所有)
洛克在接受外界印象之前人心如同白纸,无法回溯到单一感官的知识都不可信。属于事物固有的特质如长宽高是可以认识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只是外物在意识中的映射。世间有 “自然权利”。上帝存在于人的理性,关注男女平权,主张立法司法分开。
休默人有两种知觉,“印象” 是对外界的直观感受,“观念” 是印象的回忆。心灵会把不同的印象拼贴成复合的印象,但心灵本身不创造东西。无法追溯到单一可体验概念的复合印象不可靠。他是不可知论者,不反对信仰也认为信仰不可证否。人无法经验到事物先后发生的原因,因此所谓因果和自然法则只是人的期待,人本身无法体验自然法则,其认识也常常错误。一件事跟着另一件事发生,未必说明其有联系,不可妄下结论。人做出各种行为并不是理智,人的行为和语言出自他的感情。
柏克莱世间所存在的只有人感受到的事情,人无法确定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有实体存在。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也可能是虚构的。天主的力量运用在人心,使人体验到丰富的概念和感官。
启蒙运动
反抗权威
法国知识分子游历较为开明的英国,产生了反抗权威的念头
启蒙运动
当时的科学证明自然受理性管辖,哲学家希望根据不变的理性设计道德,宗教,伦理 人的理性发达人性就会有进步,脱离不理性不文明的行为。但也有人认为人应当回复自然理性,创立自然宗教,恢复人的自然权利 这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来历。
康德感官认识的世界会受到理性的影响,人看到的事物会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但这个限制条件不是自然的属性。“事物本身”和 “我眼中的事物” 是不一样的,人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但意识里会告诉你事物存在于时空中,它们的发展符合因果律。
即,经验主义观察到的是 “知识的原料”,理性主义思考到的是 “知识的形式”
对高深莫测的论题由于缺乏材料,人类的理性无从发挥,像上帝这样的概念只能用信仰弥补,称为 “实践的设准”。为着道德的存在,我们必须假设上帝存在
人作为物质的存在,无法摆脱因果律也就无法获得自由意志。但人可以选择做基于内心道德判断的事(此时我们也制定了这个道德),来决定道德从而获得自由意志。哲学自此摆脱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峙。
近代哲学
浪漫主义
由于康德强调艺术可以使人体会 “物自身”,使得十九世纪左右的年轻人反对启蒙运动过于关注的理性。他们追求艺术追求自由,对遥远的时空具有憧憬。他们主张把大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自然就是一个大 “我” 每一件事物都属于一个大的 “自我”,每件事物都是世间唯一世界理性的表现。
代表人物:拜伦,雪莱,贝多芬,席勒,诺瓦里斯
谢林大自然的全部,包括灵魂和物质,都是一个 “绝对存在” 的表现,大自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其潜能的有机体。
赫德历史是动态的,是连续、进化、设计,每个时期和地区皆有各自的文化理性,不存在固定唯一的理性。
由此催生了民族浪漫主义,掀起了欧洲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搜寻民间文化的潮流,兴起民族国家认同
普遍浪漫主义把一切,包括人的意识,归到一个更大的意识当中,所有的物质和意识可能都出自更上一层的心灵。所有人都是被困住的
黑格尔真理是主观的,基于人类的知识。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人们认为对错的观念随历史演化而产生变化。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向越来越了解自己进步,其规律为,一种思想在前人基础上出现,立刻出现其反面,并在随后被融合其长处的思想弥合,称为正反合,最后者称 “否定之否定”。试图在别人的道理中找到缺失时历史同样也会把它的优点保留。人应该把自己融入统一的世界发展趋势当中。
理性有一种动态逻辑,事实的特性就是会有相反的事物,正反两面有时会发生一定会对峙的紧张局面。人的精神有三个层次
人可以认识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主观精神)
人在家庭社会国家达到更高的意识(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哲学,艺术,宗教)中发现的世界精神
个人主义
祁克果反对黑格尔,主张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应当对自己生命负责。他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每个人只能各自自由选择,那些可经由理性获得的客观真相不重要。因此信仰上帝就不要去证明他存在,他是否真实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信不信他真实。
人的理智有三个阶段:
美感阶段:追求舒适、有趣的东西,摈弃麻烦
道德阶段:对生命态度认真,选择符合道德的行为
宗教阶段:进入信仰当中
自然主义 (不相信通灵的启示,只相信观察)
马克思物质的变化推动历史的变化,促成改变和历史推进的是社会的经济力量。物质、经济、社会称为社会基础,思想、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等称为上层结构。基础支持上层结构,上层结构反映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包括生产条件、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历史的推动是由经济关系变革引发的,历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阶级斗争争夺劳动工具。劳动原本是改变人道德的高贵行为,但工人被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把生命和价值拱手交给别人。
资本家为了榨取剩余价值会压低工资并影响社会购买力,从而使无产阶级造反接收劳动工具:第一阶段无产阶级无情镇压中产阶级,称为无产阶级专政,随后出现不分阶级的大同世界,人尽其才各取所需。
达尔文既存生物样式都是按照进化法则从早期原始的形态演化得来,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生物进化的原料是同一生物间不断出现的个体差异,加上庞大的子孙中有一部分存活,通过生存竞争的自然淘汰确保最适应者存活。
弗洛伊德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由驱策力、需要和社会环境之间造成的紧张关系,驱策力来自人的本能。
“本我” 毫不羞耻地展示自己的需求
“自我” 学会调整自己的需求来符合周遭环境
“超我” 隐藏在人头脑中的道德要求
当其中出现冲突,就会使人陷入病态。所谓 “灵魂溯源” 就是找出这个冲突并治愈
人存在意识和潜意识,如果潜意识和超我冲突就会有三种机制 “压制”“合理化””“投射”
超现实主义
主张理智会压制想象力,艺术家应该试图打开自己的潜意识
现代哲学
存在主义
尼采人应该关注自身,而不必关注历史或者宗教道德。上帝已死。
海德格尔
萨特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西蒙波娃
活着不等于存在,只有人思考存在的价值。存在先于本质,本质是在人存在之后后天培养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人必须创造意义,但是具体是什么每个人自行决定。人会选择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去感知,因此意识在感知事物之前不存在。
刺激了 “荒谬主义”,借用生活的荒谬迫使受众追求有意义的真实的人生 代表人物加缪,贝克特,伊欧涅斯克,康布罗维区
新圣多玛斯主义
分析哲学 / 逻辑实验主义
新达尔文主义
精神分析学
唯物主义
生态哲学
纳斯提出,指出西方文明的走向是错误的,会超出地球的承受能力
人们越来越不信仰宗教,出现了很多的信仰替代品
超自然主义
如灵学超心灵术,超感应能力,招魂,占星学等等,不包含任何真实经验,抱持怀疑态度看待这些事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