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工作法

时间“四象限”法是美国的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1、第一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事。

举例: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等等。

这是考验我们的经验、判断力的时刻,也是可以用心耕耘的园地。如果荒废了,我们很会可能变成行尸走肉。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为一拖再拖或事前准备不足,而变成迫在眉睫。

该象限的本质是缺乏有效的工作计划导致本处于“重要但不紧急”第二象限的事情转变过来的,这也是传统思维状态下的管理者的通常状况,就是“忙”。

2、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案例:主要是与生活品质有关,包括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等事项。

荒废这个领域将使第一象限日益扩大,使我们陷入更大的压力,在危机中疲于应付。反之,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个领域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措施,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这个领域的事情不会对我们造成催促力量,所以必须主动去做,这是发挥个人领导力的领域。

这更是传统低效管理者与高效卓越管理者的重要区别标志,建议管理者要把80%的精力投入到该象限的工作,以使第一象限的“急”事无限变少,不再瞎“忙”。

3、第三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举例: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

简而言之就是浪费生命,所以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但我们往往在一、三象限来回奔走,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到第四象限去疗养一番再出发。这部分范围倒不见得都是休闲活动,因为真正有创造意义的休闲活动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像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这样的休息不但不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反而是对身心的毁损,刚开始时也许有滋有味,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很空虚的。

4、第四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举例:电话、会议、突来访客都属于这一类。表面看似第一象限,因为迫切的呼声会让我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是对别人而言。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里面打转,自以为是在第一象限,其实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象限法则是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 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
    雪_1911阅读 4,552评论 0 1
  • 四象限工作法 所谓四象限工作法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分成了四...
    Humphrey_z阅读 21,250评论 1 9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最宝贵最公平的资源,每人每天24小时。有些人每天从容不迫井井有条,而又有些人每天鸡飞狗跳杂...
    施利群阅读 1,607评论 0 2
  • 一直以来,我在尝试各种有助于高效工作的app。在尝试总多app,我仅保留了一款 IToDo app,这款小而美的a...
    二龙山上刺五加阅读 20,431评论 5 9
  • 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总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一会忙这个,一会应付那个,脑子里塞满了任务,感觉亚历山大。但这样忙...
    小艾姐姐阅读 4,7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