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那个护盛家周全的盛老太太有怎样的一生?

她是开国元勋勇毅侯府家唯一的姑娘,皇后的闺蜜,太医世家小姐的姐妹,是被父母,兄长,千万宠爱长大的。剧中房妈妈曾经跟明兰说过:

“单单伺候大小姐的佣人就有三十多个”。

而这个人就是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那些世家子打交道,她本可以嫁个世家公子,做个富贵太太一生无忧。但是她看不上他们道貌岸然的为人处世,觉得世家子靠的祖宗大树,没出息。所以一直看不上世家子。

正巧看到探花郎盛老太爷,她认为这样上进的人和世家子混吃等死、靠祖宗的男人不一样,加上盛老太爷皮相也好,所以一心要下嫁,只求夫妻和睦,琴瑟和鸣。可终究是一腔真情被辜负。

盛老太太为了自己的爱情,伤了父母的心。 她最终嫁给了自己喜欢的男子。

父母虽然伤心,可毕竟是嫡出独女,出嫁之时更是十里红妆,房产田地,金银珠宝陪嫁无数。

刚开始彼此还是恩爱有加,海誓山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切终究抵不过漫长的岁月。盛家老太爷有了小妾。对小妾更加宠爱。

盛老太太对爱如此痴迷,不顾家人反对,如今被爱人辜负,怎能忍受。也和盛家老太爷势成水火。

几年过后,儿子被小妾害死早夭,盛家老爷猝死。小妾也死了。

那时的盛老太太也仅仅是20岁的年纪,以当时勇毅侯府的势力,再次改嫁到名门大户也不成问题,可是她的心死了。对爱已经失去希望。在后来长柏话里,这才知道当时的勇毅侯为她找了松江世家的闽浙巡抚的唐安年大人。

盛老太太好友孔嬷嬷这样说她:

“你那会儿,要钱有钱,年纪还轻,勇毅老侯爷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难事,纵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阔找个远处过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儿子一生,自己过小日子,岂不美哉?你偏要给你那没良心的守节,把庶子记到名下,撑起整个盛家,给他找师傅,考功名,娶媳妇,生儿育女,然后呢,你功成身退,缩到一角当活死人了?简直不知所谓!”

可是她呢!

“奋力拼搏却也不过是人亡情逝,因是凉透了心,也不肯再嫁,只守着盛家过日子。”

“宠妾灭妻”是盛家的祖传,盛老太爷是这样,后来的盛紘也是如此。

也许正房都是为名利,小妾才是真爱吧!那时的爱情如此卑微。可偏偏盛老太太看不清。对爱太过执着。最后伤的是自己。

书里明兰帮助嫣然教训曼娘,盛老太太却教训了明兰。

明兰不解,房妈妈说,老太太那是为了她好:

“都说咱们老太太厉害,拦着夫婿不许纳妾,整日要打要杀地闹腾,可是……唉,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么?老太太吃亏就吃在这里,空担了个厉害的名声,其实心肠再好也不过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会一味与老太爷争执,却不防着小人贱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儿……这才伤透了心!”

原著里开篇盛老太太的寿安堂冷清无比,一院子人陪着盛老太太吃斋念佛。

用明兰的话说:

“冷门单位,福利稀薄,效益不高,领导没有进取心,职员缺乏积极性”。

以至于后来康姨妈明目张胆的迫害盛老太太,没人真正地为这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讨说法。明兰隐忍多年,却因祖母中毒一朝黑化,只因祖母是唯一疼爱自己的。

还记得原著里孔嬷嬷对盛老太太说: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做女人的一辈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后头如何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原著小说里,盛老太太晚年游山玩水,明兰长柏两个抢着赡养她,她最终得到了福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