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一辈子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在这个小县城里,上班五分钟的路程,朝九晚五;吃食堂的饭菜,好吃不贵;下班后和大白在小区门口的公园散散步。人生毫无波澜,静静地和大白天荒地老。
不安分的心+机缘巧合我考上了市区的工作。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事。但是我却纠结了,在市区工作意味着要一切重新开始,生活成本增加,经济压力增大。
我纠结要不要离开,我知道我不是离不开这个小县城,而是现有房子,稳妥的工作,熟悉的环境。当然还有不愿意面对的未知。
人处于舒适区,做拿手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往,感觉很自在。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就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充满不安。我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舒适的状态。
犹豫中我走到市里,一个人站在天桥上看着车水马龙,舍不得离开的想法突然消失。尽管是三四线的城市了,可市里选择的机会更多,孩子上学也有明显的优势,出行也更加方便。
看滚滚红尘历史进程,中国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我小时候还是村小上的小学,可是现在村庄式微,附近的村子没有一个小学,曾经热闹的镇子凋敝,人口不断外流。县城勉强可以生活,如果真回到了县城,大人可能舒适了。孩子就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离开这里。我待在县城,害怕小小白以后长大,怪父母没眼光,没远见,市里的工作不要,非得回县城。
这不是我的妄想,周边有太多的人,谈起父母曾今有什么样的机会在城里,而放弃了,回到农村。不是怨恨,但是满满的遗憾。因为父母当初的选择,他们现如今在小县城里买房子,立足,要比父辈们当时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很早以前和一个女孩聊天,她说她宁愿在城里租个小破房子住,也不愿回农村住豪宅。那时的我还懵懵懂懂,觉得她的观点太极端。现在租房子的那个女孩,也买房子了。如果待在农村,眼界有限,机会有限,这辈子在城里买房几乎不可能。
在市区工作,我面临租房子,重新适应工作环境,周末在班车上来回奔波,各种各样困难。但是,哪怕我租着房子,周末也可以去市图书馆里看看书,我下班后找个兼职,机会都比县城多,我出门交通工具也更加便利。
所有的新事物都是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然后才逐渐推广,比如风靡一时的滴滴打车,确实方便,但是在小县城压根推广不开。摩拜单车,也止于市一级。如果待在小县城,这些互联网衍生的新事物,只能在新闻上看看,而无法体验其带来的实惠。
顺应历史的步伐走吧,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也许我现在难,但是我的孩子就少点难。现在辛苦一点,让孩子的起点高一点。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不断进步。
告诉自己,离开这个小县城是为了更好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