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解读
一看到书名,竟然愣了一会儿,完全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是作者亲自定的中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那么作者逃离什么?为什么要寻找新的信仰呢?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吧!
内容故事
塔拉一家坐落在爱达荷州的一个山下。父亲是虔诚的摩门教徒,他偏执而狂热,认为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把孩子送到学校和把他们教给魔鬼没什么两样。所以父亲30岁时从学校接回哥哥后,他们这些孩子就从未上过学。同时,他们也从不接触政府相关机构。7个孩子里有4个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医疗记录,因为他们未从去过医院。生病都是用母亲的草药来治疗,因为父亲坚信:让不让你痊愈,那是上帝的意思。孩子们就在废料场帮父亲切割油桶或废料,帮妈妈制作药剂中慢慢长大。
有一次,全家出行,哥哥泰勒由于长时间开车而出了车祸,母亲已经严重受伤,眼睛红肿,布满淤黑,天天躲在地下室里,但没有一个人说去医院。那以后,母亲就得了偏头痛。父亲只是强调:反正医生也帮不上什么忙,她的生死掌握在上帝手中。紧接着,家里又经历了第二次车祸,火烧了哥哥的大腿,甚至烧着了爸爸整个人……但都没有相应的好的处理方法,父亲总是将信念置与安全之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在种种事件中,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哥哥泰勒是第一个选择离开家的,他选择去上大学,还告诉塔拉: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的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于是塔拉一边工作挣钱,一边偷偷自学。虽然遭受爸爸的阻挠,数学的折磨,她还是考上了杨百翰大学。这个大学不是特别友好。塔拉不懂论文格式、不会看课本重点,基础知识薄弱,看不懂为什么女生能穿那么短的裙子,不能理解大屠杀的含义,只是单纯地认为大屠杀只是杀了5——6人。加上没有钱,各种困难和冲突矛盾像洪水猛兽汹涌而来,塔拉想过放弃,但最终凭借着不服输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刻苦的学习,她写出了令教授称赞的优秀论文,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还赴哈佛大学访学。
在经济上有保障时,塔拉的好奇心慢慢被激发出来,她选择了政治历史,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她思考女性的本质,摩门的一夫多妻制等。同时她敞开了心扉,开始自我复苏,反思父亲的双相情感障碍,哥哥肖恩对自己的虐待,改变家人的观念……
当最后与家庭无法达成一致时,塔拉放弃了父亲的祈福,从家庭中脱离开来,自己决定自己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读后感官
这是一个成功逃离原生家庭的故事。这个原生家庭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是生活在21世纪,它偏执,可笑,像一张大网,将孩子们包围,密不透风。17岁前的塔拉从未接触过教室,没有自己的声音与意志,就像一只鸟雀,牢牢地捆绑在这个原生家庭里。但是这些都不妨碍她成为一名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而在2018年她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就像一个自我疗愈。2019年她因为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被给予的家庭我们无从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怎么样的人,未来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不放下对原生家庭的抱怨与恨,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痛苦。
17岁后的塔拉,踏进课堂,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开始上学,读各种各样的书,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正是教育的这种多角度评价体系让作者有了功效性的觉醒,开始了自我理疗,让塔拉冲突了原生家庭的羁绊,化蛹成蝶,点亮心中的光点。塔拉提供了一种突破自我的思维方式:多角度来解读。
当我们身陷原生家庭的情绪中,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只会让自己越加偏执,若家长也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那么结果只会更加糟糕。所以,这时可以试着多角度来解读下:我们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被养大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不成熟(从父母角度来理解);我们有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得到关注,得到爱,还是想有自己的声音?(理解自己)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寻求方法)……
做好选择,多角度理解他人,相信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