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跟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她让我们在纸上写下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十个人,然后按照重要程度从轻到重依次划去。
现在想来有点傻。划去是什么意思,是假想不在人间吗。仔细想想那个时候我竟然能写下十个人的名字?!怕不是把流浪猫流浪狗都写进去了吧...
老师一次次说出“下面再划一个...”,然后开始讲一堆深情哲理的话,同学们忍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而我,内心毫无波澜。
可能正如我妈从小说的那样:“你真是个冷血动物。”
可是我现在看到猫猫狗狗依然会同情,也会施舍他们食物,看到网上陌生人遇难的消息也会痛心。看到感人的电影不会吝啬自己的眼泪。我只是,只是对你形容我的那些词,真真正正的实现在了你身上罢了。
后来当只剩下三个人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再划去一个人。我不记得我划去了谁,我只记得我旁边的小姑娘哭的泣不成声。我转头看看四周,好像都在掩面落泪。
我依旧内心毫无波动,可能有点触动吧,不至于落泪罢了。后来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老师说,下面只留下一个人。
我清晰的记得剩下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是“姨妈”。说实话,要不是“妈妈”这两个字分量太足,早已经在前五就被我划掉了...
我只是在想,我一下子把爸爸妈妈划完了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很狠心。算了,再多留两轮吧。
不负众望,最后“妈妈”在总决赛中输了。我留下了“姨妈”。
可能你不是很理解。从小我跟姨妈就比较合得来,与其说是长辈,感觉更像同龄人。无话不谈,而且没有距离感。
可是对于我妈,除了谩骂,我感受不到一点温暖。真的,但是她说,她骂我是为了我好。
直到现在,她整天还是嫌弃个不停。不是没良心啦,就是不喜欢跟你住啊,或者这么多年来都是白费心思啊,怎么会教出我这样的女儿啊,如此种种。
她总说在外面在她小姐妹面前夸我,但回家除了嫌弃就是谩骂吵架,什么夸奖?从未有过。而且也不会道歉。美其名曰:“我是你妈,我凭什么道歉?”
这可能就是我很反感中国教育的原因。
在我眼里,愚孝不是孝。
我感觉我的发育来的有点迟。初中还在长牙齿,22岁仿佛迎来了叛逆期。现在我妈说什么我都不想听,也不想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叛逆。也可能是长大了不想做她的牵线木偶了。
在物质上不缺什么。可能买不起名牌包名牌衣服,但吃的用的反正没少过。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我觉得我最快乐的日子可能就是上大学,不回家的那段日子。我可以假借学习太忙,一两个月不跟我妈打电话,一点都不想念。
这么说感觉是有点冷血,但这就是我的实话。
如果有一天,我跟她关系改善了,或者我能理解她了,我可能就会把它删了。
如果我还活着的话